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养殖新闻 > 海水养殖 > 养殖综合 > 正文

粤东2014对虾病害状况及2015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2015/5/19 8:56:11  来源:《水产前沿》  编辑:黄姗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2014年汕尾、惠东南美白对虾养殖遭遇了历年来最严重的偷死,产量低是整体写照,这也是2014年虾价长期维持高位的根本原因。2014年汕尾整体养殖成功率不到4成,盈利:平本:亏本比例为3:5:2。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14年汕尾、惠东南美白对虾养殖遭遇了历年来最严重的偷死,产量低是整体写照,这也是2014年虾价长期维持高位的根本原因。2014年汕尾整体养殖成功率不到4成,盈利:平本:亏本比例为3:5:2。

      2014年虾病流行特点

      •区域差异显著:高位池未如前几年的辉煌,产量与成功率大不如从前,而土塘则成为病害重灾区,亩产基本都是在200-400斤 。

      •发病率差别大:从全年看,晚造发病比例明显高于早造,早造发病约4成,晚造8成以上,这是导致养殖时间长和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土塘比高位池发病率高土塘的发病率明显比高位池要高,主要是土塘的发病贯穿整个养殖周期。混养模式发病率较低在土塘中混养模式成功率较高,如海丰的乌鱼、草鱼,陆丰的罗非鱼、埃及鱼等混养或套养模式成功率比周边高2-3成。

几种对虾病症

      2014年虾病流行原因分析

      •气候影响:早造气候好,晴天多,台风少,早期雨水稍多,对放苗有一定影响,此时发病率较高,但养殖高峰(5-7月份)相对较好,成功率较高,其中像海丰、惠东、陆丰,养殖成功率高达60%以上。但晚造天气变化大,包括气温和风向的多变,发病率达8成以上,成功率较低。

      •水质影响:早造水质好,调水容易,藻相丰富,成功率高,晚造相反;同区域内虾塘密集度高的片区比密集度低的发病率高,主要是因为交叉影响;养殖水体后期富营养化导致有害藻滋生;高温、暴雨塘水易倒藻;养殖户调水缺乏科学性。

      •养殖模式影响:养殖模式的不同对成功率影响较大。(1)土塘的鱼虾混养模式发病率比精养模式低;(2)高位池的立体增氧模式比非立体增氧模式发病率低。

      •种苗影响:种苗是整个养殖的关键因素。选择劣质虾苗导致的结果要么是早早发病排塘,要么是生长过慢、肠炎白便、偷死等,严重影响养殖。今年整体反映对虾生长速度比往年慢,早造养殖80天依然60-70头,晚造更惨,养殖80天规格仍小于80头的数不胜数。

      2014年主要病害分析

      •肝胰脏萎缩病

      (1)病因分析:出现肝胰脏萎缩,主要表现在养殖水体和对虾本身这两个方面。

      导致养殖水体环境不稳定的因素:水源恶化,为养殖埋下隐患;水中藻类死亡引起水变、倒藻;水体理化因子变化:pH、DO、亚盐、氨氮、昼夜温差大、盐度等;恶劣天气:连续阴雨天、台风、大东风、大暴雨等;化学性药品滥用;底质恶化,养殖环境恶劣。

      导致对虾体质弱化,抵抗力变差的因素:苗种场用抗生素,苗种体弱,抗逆力差;饲料原材料营养不均衡;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饲料存放受潮变质,导致含霉菌等致病菌;对虾体弱,苗种复壮不及时,后期积弱严重,损坏免疫器官、消化器官。

      (2)预防:投放优质虾苗,加强育水工作,保证水质稳定,科学投喂,定期使用有益菌和底质改良剂,每15天消毒一次,消毒后及时解毒和肥水补菌。

      (3)治疗:停止进排水,减料50%;泼洒“解毒应激灵” +葡萄糖;加大增氧;下午泼洒“有机碘”消毒;内服“双黄连”+对虾多维+护肝冰芪、维C等,连用5天,5天后加倍量喂“富虾康”。

      •白便

      (1)病因分析:底质差;水质有害藻类繁殖过多,水色太浓;弧菌感染。

      (2)预防措施:白便是对虾肝胰脏、肠道长期发生慢性病变的结果,一旦池塘漂浮大量白便,严重的对虾已经无法治愈。因此白便的防治必须以预防为主,发现白便及时治疗,白便的发生与水质、底质环境密切相关,养殖期间采取定期调水、改底,保持水体环境稳定,定期内服保健、中药调理肝脏,能减少或推迟白便的发生。加强投苗前期育水稳水工作,控制透明度在15-25 cm,雨前后多施防应激产品和石灰等,雨后天晴及时进行消毒、解毒和肥水补菌工作,内服活性酵母+多维+乳酸菌等。

      (3)治疗措施:底质环境改良,减少硫化氢;维持溶氧,维持藻类平衡,防止倒藻;定期检测弧菌,总菌和弧菌比值大于20;泼洒大蒜素+双黄莲,每天内服恩诺沙星两次,连喂3次,之后改喂活性酵母等有益菌加强肠道修复,同时加强增氧和改水措施。

      •蜕壳或软壳偷死症

      (1)病因分析:主要原因是养殖水体水质状况不良,白对虾的排泄物、残饵、其他有机物等在异养细菌的作用下,慢慢分解,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形成底层溶解氧不足,造成虾的鳃损害或中毒死亡,白对虾脱壳期间为死亡高峰期

      (2)防治措施:保证塘水120-150cm,多施石灰稳定pH在8.0左右(早上),勤解毒、改底、施肥和补菌,控制透明度在40cm左右,多施VC+多维稳水,雨后少量多次施放石灰、应激固壳素和白云石粉,保持水总碱度在80以上,多开氧机。

      (3)治疗措施:初一、十五前3天,用一次“离子对钙”,同时减少投料;投苗20天前的对虾可以10天用一次“离子对钙”;蜕壳阶段每天晚上撒“富力氧”250克/亩;平时多补充营养类药品;感到吃料少就用一次大蒜素,500克/亩泼水,尽量让对虾吃料。

      •红体症

      (1)病因分析:首先,对虾近亲繁殖、种苗退化、抵抗力下降;另外,由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常年不断排至大海,致使海区污染严重,水源日益恶化;再者,从历年爆发性红体的流行情况来看,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早春、春夏交替、夏秋交替和秋冬时分,究其原因,是由于换季之际,气候变化莫测,温差变化大,风向不定,这种变化持续时间长,致使养虾水体的理化因子发生急剧变化,从而造成对虾的强应激,致使病毒爆发,造成大面积排塘。

      (2)防治措施:有条件建议进行鱼虾混养(尤其是土塘),注重改底调水,做好育水稳水工作,天气多变时及时做好防应激;保持总菌比大于20:1等,定期解毒和改底;蜕壳期加强增氧,泼洒“应激固壳素”;内服“富虾康”、VC、“活力肥虾素”等。

      (3)治疗措施:
控料:立即停止进排水,减料或停1-2餐料。
增氧抗应激:立即使用增氧、抗应缴产品,有机酸解毒灵+应激维C混合稍加水全池泼洒,以缓解应激,提高对虾抵抗力。
底部改良:第二天,选用生物底改+增氧解毒底净,清除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
解毒:第三天早上用有机酸解毒灵进行解毒。
调水:第三天中午用富水美+EM菌全池泼洒,以养藻护菌。

      2015年虾病应对措施

      •先进的养殖理念方向:早造提前投苗,晚造通过标粗塘养殖,提高成功率和养殖效益;进行鱼虾混养或套养,提高成功率和利用率。

      •选择生态防控模式: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养殖模式;土塘逐渐向鱼虾混养模式转变,提高成功率,混养品种可选择高效益鱼种;高位池向生态养殖转变,以菌养水,以水养虾,在完善基础设备的前提下,降低养殖密度,降低风险。

      •选择优质的虾苗:优质虾苗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保证,合理投放。

      •做好育水稳水工作:利用有益微生物来调节水质。

      •注重增氧:无论土塘或高位池,溶氧是养殖的先决条件,是高产的保障。

      •强化标粗:强化标粗育苗,即可提高虾苗成活率,还可以有效降低病害,更加容易养成管理

      •虾病防治:减少底质污染,还要保持水质的稳定及生态平衡,发生病害时应适当加大换水量并消毒,然后可再施用沸石粉降低氨氮指标,施用活菌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中要重预防,轻治疗,抑菌、增氧、改水、内调的防控思路贯穿养殖全程。

编辑:黄姗 访问人次:2657 关键字:对虾,养殖,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养殖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