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近日,笔者从椒江区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浙江省将掀起史上最严的禁渔期伏休管理季,以推动“一打三整治”向纵深迈进,切实保护东海幼鱼资源,恢复振兴东海“粮仓”。
大海是蓝色国土耕作者的谋生之源,出海捕鱼是渔民的生存之道。但是,近十年来,由于捕捞结构不合理、非法违规捕捞屡禁不止,致使东海渔业资源结构呈现恶化和退化趋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渔获物规格越来越小,幼鱼比例高,市面上充斥着只有四五公分大的鲳鱼、如筷子般细的带鱼,数不清的小鱼小虾被做成鱼粉和鱼料,不但经济效益低,而且直接造成重要鱼类产卵亲体数量和幼鱼产量下降,近海渔业资源几近枯竭,面临着“无鱼可捕”的困境。去年在全省轰轰烈烈开展的“一打三整治”行动,现已取缔涉渔“三无”船舶98%以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修复振兴浙江渔场吹响了号角。
1月31日,浙江首个渔业捕捞标准《重要海洋渔业资源可捕规格及幼鱼比例》已经省质监局批准发布并实施,标准中的重要海洋渔业资源是指浙江海域经济价值较高或主要捕捞的种类,包括带鱼、小黄鱼、大黄鱼、银鲳、鲐、刺鲳、蓝点马鲛等18种主要经济鱼类在内,这18种鱼类均是市场认可度高、捕捞量大、经济价值高的鱼类,也是渔民最想抓的鱼。这些鱼类的可捕规格,即体重、体长等都有具体规定。如:带鱼最小可捕规格是:体重125克(2.5两)或肛长205毫米,银鲳体重90克(1.8两)或叉长140毫米。该《标准》同时附有18种鱼的图片以及测量示意图,为渔民在捕捞作业时选择鱼群或及时转移渔场提供参考,也为监管执法者加强监管提供直观简便可操作的依据。
据区海洋与渔业局相关人员介绍,近几年来,东海渔场大鱼少了,小鱼、小虾多了,总的渔获产量虽未减少,但渔获质量越来越差,捕捞效益持续下滑。多数小型低值杂鱼习惯上不直接食用,只能制作鱼粉或作为养殖饵料。近年来,我省加大海洋资源保护重要标准的研究制定,用标准化手段规范捕捞行为。如我省已经出台《围网取鱼部最小网目尺寸》,《有囊围网最小网目尺寸》、《海洋渔捞日志规范》也正在制定中。随着一系列捕捞地方标准的相继出台,各部门加强宣传和监管,将不断提高我省渔民按标准捕捞意识,从根本上保护我省主要经济鱼种资源,改善种群结构,引导渔业生产和渔业资源保护良性循环,促进我省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该局负责人同时表示,取缔涉渔“三无”船舶,严厉打击“地笼网”等违禁违规渔具,将形成全国“一盘棋”治理格局。我省将开展史上最严的禁渔期执法管理季活动,严厉依法打击违反禁渔期、“三无”涉渔船舶、违反幼鱼可捕标准和比例等违法违规行为,联合公安(边防)、海警、市场监管、经信、商务等部门,采取海上查、港口控、市场盘、船场管、加油充冰核等途径,全面管控海洋渔业领域非法生产经营行为,特别是大鱼、小鱼“通吃”现象将受到严格追究。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