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海水养殖业快速发展,大批石碟鱼出口韩国。
多年的海水产品养殖研究,使侯旭光对国内外海水养殖状况十分熟悉,尤其对威海的海水养殖情况更是了如指掌。他认为,目前,威海的海水产品养殖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在“靠天吃饭”,没有脱离“大农业”的范畴,为此,他结合“鲍鱼全年育苗及复式养成”新技术项目的推广应用,建议我市海水养殖业应加快升级换代的步伐,尽快实现从“大农业”范畴向“工业化”转变。
海水养殖要注重引进优良品种
“目前,中国海水养殖业面临品种退化的局面,迫切需要注重引进和改良优良品种。”侯旭光说,由于诸多因素,目前我国的一些海水养殖品种已产生严重退化,抗病害能力也逐步减弱,最终造成了一些海水养殖户不得不放弃了养殖。他举例说,中国对虾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人工育苗成功后,曾经掀起一股养殖热潮,但由于近年来屡屡出现病害,有的地方还出现大面积死亡,以至于一些养殖户血本无归。目前,养殖户已经逐渐在减少,而许多对虾养殖户转而改养引进的南美白对虾。
鲍鱼也面临着这种情况。目前我国鲍鱼(野生和养殖)的总产量大约在3000吨左右,野生资源几乎捕获殆尽,而养殖产量极低,所以只能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
侯旭光称,我国海水养殖有几次大的发展都与引进优良品种有关,比如当年引进海湾扇贝后,就曾带动国内海水养殖业发展很多年,牙鲆和大菱鲆的引进养殖也曾带动了国内海水养殖业的一次新的发展。
据侯旭光介绍,目前他正与新西兰Pacifica公司和Canterbury大学合作,进行鲍鱼育苗和养成的高技术合作,使用先进、节能和环保的新型育苗设施,并引进新西兰彩虹鲍进行品种引进和杂交。新西兰彩虹鲍是世界名鲍品种,不仅个大、肉味鲜美,而且外壳也是非常漂亮的工艺品。他说,项目成功后,将对威海建设成为我国鲍鱼苗种、育苗和培养成高技术、高效节能育苗设备开发、新品种引进和海珍品进出口基地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我国鲍鱼养殖的产量和品质,推动山东省乃至全国鲍鱼养殖业的发展。
海产品养殖育苗技术亟须革新
“我国海水养殖亟需突破的不仅仅是优良品种上的引进,最重要的还需要提高育苗和养殖技术。”侯旭光说,我国在海产品高效育苗技术方面还非常落后,传统的育苗方法一用就是几十年,缺乏根本性改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养殖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促进水产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以鲍鱼为例,山东省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鲍鱼养殖基地,自然环境优良,养殖规模很大,但其产量却很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育苗技术落后,一年只能一次育苗,而且产量低,技术可靠性低;鲍鱼幼体的附着率和稚鲍的存活率低;幼鲍和成鲍的生长速度慢、周期长;种质退化、抗逆性差,病害严重,死亡率高达90%以上;生产工艺落后,成本高而效率低。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生产企业的鲍鱼产量低且不稳定,养殖周期长而成本很高,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不合理。
与鲍鱼养殖一样,我国传统的海产品养殖方式,以季节性育苗较多,而这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侯旭光介绍,他在新西兰工作期间已经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已实现了彩虹鲍的全年可控育苗,主要是通过对种鲍进行调控蓄养,控制种鲍的性腺发育,达到由过去的一年一次育苗改变为全年随时可以育苗。这样鲍鱼养殖的生产规模也能实现从每年一次变成三四个周期。
侯旭光说,这一技术的突破,也带给人们启迪,是否可以对扇贝、牡蛎等一些贝类也实行类似的手法育苗呢?这种可控育苗方式如果能够在海产品养殖中得到推广,那么无疑将对我国的海产品养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海产品养殖工艺流程需要变革
“目前,我国海水养殖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状态。”侯旭光指出,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市海水养殖的工艺流程还非常落后,有些“工厂化”养殖并没有达到“工业化”水平,仍然难以摆脱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制约。
他说,目前我市海水养殖的工艺流程还比较原始,即使是一些“工厂化”的养殖车间,仍旧采取的还是老一套的“圈养”养殖工艺。再加上北方温差较大,冬夏两季比较明显,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一些海产品的生存能力会大大降低,需要对它们夏天降温、冬天提温,这就增加了养殖成本。
侯旭光说,这种“开放式”的养殖工艺,主要靠海水自身的净化能力来解决问题,在遭遇大风、大浪、赤潮、海洋环境恶化等情况时就难以应对。为了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养殖产品的成活率,一些养殖户只好依靠投放药物等措施来应对,但这样就会带来海产品药物残留,从而酿成健康安全风波。近几年,也有些海产品养殖企业搞异地养殖,但不是根本解决之道。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从改善养殖工艺入手,对工艺流程进行改造,真正实现“工业化”养殖。
侯旭光说,一些海水养殖业发达国家基本上走的都是“工业化”的路子,其养殖工艺也比较先进。比如目前比较领先的“海水循环工艺”,其程序化、自动化、可控性、稳定性强,由于是半封闭状态的运作,每天海水引进和排出的比例都很少,不仅资源消耗少,成本大大降低,并且还有效地避免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他说,海水养殖一定要改变几十年一成不变的局面,要改进工艺流程,做到可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摆脱“靠天吃饭”的原始落后局面,实现从“大农业”到“工业化”过程的转变,这是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