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添喜穿上塑胶连体衣,拿着长出自己一个身高的工具下河去捞水草(如图,吴菲摄)。5月的天气,正是水草疯长的时候,28亩多的蟹塘,刚花一个礼拜时间捞完水草,不久水草就又冒了出来。“必须不停地捞,如果不捞掉,水里的螃蟹和虾就缺氧了。”全身黝黑、个子瘦小的饶添喜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他刚过完21岁生日,脸上还带着学生时代的稚气。
三年连失双亲
如果不是一年前父亲的突然去世,饶添喜可能还是庙港当地纺织厂的一名无忧无虑的机修工。
“喜喜是个苦命的孩子。”奶奶顾木英回忆起这些,总是忍不住抹眼泪。2011年,饶添喜高考前夕,母亲突发心脏病离开了父子俩。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心情抑郁。去年3月底,父亲不慎跌倒在路边的水沟里,身上压着辆电动三轮车,被人发现时已离开人世。
短短三年,相继失去双亲,对于一个才满20岁的男孩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人生变故。高考结束,饶添喜原本打算继续念书,但只能无奈地放弃了大学梦,选择进本地一家纺织厂,做一名机修工。每天12小时的轮班制,尽管辛苦,却至少还能与父亲有个家。
“妈妈没了,爸爸也没了,家一下子空了。”望着蟹塘,饶添喜沉默不语。
但日子总得过下去,父亲还在世时,在开弦弓村西清河桥北承包了28亩7分蟹塘,饶家的独子决定辞掉工作,开始养蟹。
蟹塘边的祖孙三人
接手父亲的这个蟹塘时,饶添喜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但家里没有了顶梁柱,只能他来扛,他知道,爷爷奶奶需要他这看起来还很瘦弱的肩膀。
好在庙港养蟹人多,周围都是蟹塘,身边也到处都是可以讨教的人。叔伯们洒药水了他跟着洒,叔伯们喂食了他也跟着喂。可是每个蟹塘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也不能完全照搬,饶添喜就去鱼药店买书回来自己琢磨。遇到百思不解的特殊情况,他就灌上自家塘里的水,拿到店里去化验,请技术员帮忙对症下药。
“除了水草多,5月的天气还算凉爽,到了7月和8月份就难熬了。”但这时正是养蟹的关键,必须从早到晚寸步不离地守着蟹塘。一为天热虾蟹容易死,二为防小偷趁机浑水摸鱼。
爷爷奶奶心疼孙子,跟着他一起轮流守夜。
两个老人的身体都不太好。73岁的爷爷做过癌症手术,身体里有块钢板,还少了两根肋骨,每个月要去化疗,奶奶身体好些,可也有糖尿病。
“奶奶,你多歇歇啊。”饶添喜朝着对岸正在忙碌的顾木英喊。
瘦弱肩膀扛起一家
去年中秋,养了半年的螃蟹上市了。晚上捕蟹,当看到月色下船里密密麻麻爬满螃蟹时,饶添喜说,真的是满心欢喜,仿佛这么长时间的辛苦都忘记了。
有了蟹塘,这个爱打篮球的90后每时每刻都在围着螃蟹和虾转。“村里人都说我的这个孙子好,没有他,我们老两口不知道怎么办好哦!”顾木英说着又落下泪来。村委会副主任陈秦裔说,添喜的父亲去世时,留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他父亲养螃蟹那几年,扣除投进去的成本,没赚到几个钱,再加上还有当年造房子、他妈妈生病欠下的债,压力是很大的。”
饶添喜说,父亲出事时拿到的赔偿,再凑上养蟹赚到的,还剩下5万元的债务了,过了今年估计能还清。“希望一家子能顺利地过下去。”他说。一年多的风吹日晒,原本就黝黑的他看上去更加黑黢黢了,笑起来阳光而健康。
饶添喜的同学大多数考上了大学,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找一份轻松的工作,面对和同龄人不一样的命运轨迹,他却没有生出“命运不公”的怨言。他坦言自己并不算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是命运在推着自己往前走,“只希望能让这个家尽快脱贫,靠自己的努力让爷爷奶奶安享晚年。”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