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野生中华鲟,在长江里已不足百条。更为残酷的是,科学家们已经连续两年没有监测到中华鲟产卵了。前日,3000尾子二代中华鲟在宜昌放流长江,其中有61条小鲟安装了超声波标记。按照小鲟们每天60—90公里的速度,理论上今日凌晨可进入荆州监测点范围内。
三千尾中华鲟宜昌放流
近半月内游经荆州
12日上午,3000尾大规格中华鲟在长江三峡大坝下游湖北宜昌胭脂园放流长江,放流规格、数量为历年来大规格个体放流之最。据悉,此次活动是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第57次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放流的中华鲟个体均为超过2岁龄的全人工繁殖子二代,其中2011年出生的500尾、2013年出生的2500尾,体长量级分别为80厘米、40厘米。
据负责此次放流活动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准确掌握这批中华鲟放流群体在长江中的洄游行为,此次放流采用了“被动整合雷达(PIT)”标记、声呐标记、体外悬挂T型外标3种标记方法,帮助科研人员对放流的中华鲟进行识别和监测。其中的61尾小鲟,将“携带”这些设备,一旦游经荆州、武汉、鄂州、安庆、铜陵、芜湖、靖江、南京、江阴等13个设有监测站点的沿江城市,它们的实时状态将被记录下来。
12日晚9时,位于放流点下游20公里处的宜都市红花套镇,第一个监测点已经接收到了40尾小鲟“过境”的信息。根据小鲟们60-90公里的速度,在放流36小时后,也就是今天凌晨,它们可能抵达荆州。
不过,该负责人表示,中华鲟游动的速度有快有慢,有些比较“积极”,有的则比较“贪玩”,但在未来半个月内,这些放流的中华鲟都一定会经过长江荆州段。
两年未监测到自然繁殖
水质污染致香火难续
上世纪50年代,每年游回长江繁殖的中华鲟,规模在1万条左右,70年代下降到每年一两千条,到了90年代,每年有500多条。随着水体污染、航运挖沙等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1981年葛洲坝的修建,使其洄游至金沙江江段繁殖场的路线被阻断,中华鲟种群数量急速下降,到2007年,繁殖种群数仅余不到300尾,201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国际极危物种。
每年10至12月,为中华鲟自然繁殖的季节。不过,从2013年起,科学家连续两年没有在长江发现中华鲟进行自然繁殖活动。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高勇介绍,这意味着,未来最小的野生中华鲟可能就是2012年出生的。按照最保守估计,这批2012年的中华鲟最大能活40岁,也就是再过37年,整个物种有可能将在自然界消失。
数据显示,目前中华鲟的雌雄比例为10:1,意味着即便雌鱼产下大量卵子,也无法受精繁衍。另外,近年来,长江水温升高,也不利于中华鲟产卵。每年中华鲟产卵期,葛洲坝附近水温要比其他地方天然水温高4至5℃。
人类活动频繁也严重了中华鲟的生存压力。曾在九江附近江段,一些放流的中华鲟被螺旋桨误伤,有一条头部被打断。2014年超声波标记了18条中华鲟,到南京时接收到5个信号,到了临近河口的江阴只接收到两个信号。
呼吁保护水中“活化石”
人工养殖和野生保护同等重要
世界自然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放流活动一方面是为唤起人们环保意识,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华鲟的保护中来。另一方面,也通过放流活动,解开中华鲟的洄游之谜,以及找出洄游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最终寻求解决方案。
事实上,为了保护中华鲟,荆州也在积极采取措施。2012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在荆州基地,模拟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研究,先后攻克了后备亲鱼人工驯养、性腺发育诱导、人工催产等技术难关。此次成功首孵出的子二代中华鲟幼苗2万尾,雌雄亲本产后健康存活。
既然可以人工培育,为什么还要如此重视野生中华鲟保护?高勇解释说,经过了上亿年时间,野生中华鲟身上保留着许多生物进化的痕迹,因而成为人类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被誉为是水生生物中的“活化石”。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