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2:30,中国水产论坛资深网友“海上积雨云”(厦门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主管王维)准时作客论坛在线交流活动,倾情讲解对虾养殖投苗前期“保苗”之三大关键技术,让网友们品尝一顿丰盛的水产饕餮大餐。
王维认为保苗的关键,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但最关键有三点,即营养强化、菌相控制和改底。
营养强化
分析这个问题就得从苗场的常规操作说起。现在很多正规的苗场都采用的是SPF一代苗,这种苗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非常之大,所以苗场为了提高品质,提高育种与淡化的存活率,都会大量外用一些营养产品。如虾青素、核苷酸、多维、EM菌、矿物质(钙镁等)。不仅会添加,而且很多时候添加量非常大。若这种经过营养强化的苗投放到池塘里,养殖户没有注意营养方面的很好的衔接,虾苗在营养方面就会出现断层,不仅是吃食会变少,还会影响到肌体发育、蜕壳障碍、抗病力抗逆性都会很快变差。放苗的存活率自然就很难提高了。
今年开春放苗季,我三月份刚刚走访市场就遇到好几个养殖户(有几个还是非常有经验,连年养殖成功的高手级师傅级的人物)放苗不到一周,甚至第二天、第三天就出现大量死苗的情况。检测水化正常、土质正常、操作正常、用药正常、连试苗都正常,就仅仅天气有轻微的变化;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养殖放苗后忽视了一个问题:补充微量元素(主要是钙镁、多维之类)。
这个案例说明放苗一两天,水土正常,操作正常,用药正常,几乎没有漏洞,就仅仅天气小小的波动了一下次日清晨就大量死苗。很多人找不到原因,其实说简单点就是缺钙。这种现象在低盐度区域,在缺乏菌相、藻相的水体比较多见。提醒大家要小心并且不要怪苗场的苗不好了,其实是自己大意了。
分析:原因很简单,苗在从苗池到养殖池塘,环境变化较大,虽然池塘水质正常苗能快速适应,但连续几天晚上都会出现应激性蜕壳现象。也就是为何很多大厂的苗早期长得飞快的原因之一。正常是放苗当晚会蜕壳一次,如果天气有波动,次日或第三日还会蜕壳一次。这就需要大量的矿物质元素与多种维生素(辅助矿物质吸收)。如果你大意忽视了,虾苗就会蜕壳障碍,严重的就会导致直接死苗。
对策:营养强化不仅仅在于添加的营养产品,最关键的还是你投喂的饲料。现在很多大厂都出了一些苗期功能饲料,这块做得最好的还是恒兴艾美尔生产的丰年虫蛋白料。贵是贵了点,但物有所值。另外,营养强化不仅仅是为了保苗。前期大,后期少,逐渐减少营养、活菌、天然生态产品的添加,同样也是转肝操作的一个流程。可以帮助虾苗消化系统快速发育,促进转肝过度。
菌相控制
苗场的操作很简单,一般0.3-0.6ppm每餐,一天最少六餐的EM菌投放。这个细菌培养量不是养殖户能做得到的。但做不到同样可以模仿,不用那么多,减少到一天一次总可以了吧。近几年较为流行的生物絮团养殖,大家去过苗场看到苗池水就会发现,什么生物絮团如何玄乎啊,原来苗场几年以来一直都是用的这种育苗方法!浊而不浑、浓而不腻、无藻多菌这就叫生物絮团。
培养生物絮团方法少量多次的追加碳源与活菌。达到菌相的平衡。有没有藻相无妨。有,固然很好;没有,也无需担心,只要有益菌足够多,自然也能分解处理前期的污染。若再搭配少量无残留的改底产品,那无藻养虾就这样出来了。目前的苗场几乎没有肥藻的,基本上所有的苗场都是无藻养殖。但为何苗没事?一是增氧换水条件好,二是细菌的添加频繁。养殖池达不到苗场条件,但模仿还是可以的,增氧条件不是问题,换水达不到无妨,可以通过药物处理嘛。细菌分解不完,可以用轻量氧化型底改啊。活菌添加就更简单了。每天或每个一天追加活菌(最好是不同的细菌),同时添加一些碳源产品(氨基酸、糖类),提高水体碳氮比,促进氮源污染的分解利用。自然也就令水体问题,虾苗健康。
改底
这个问题最容易被忽视和遗忘。但在我看来也是近几年早期偷死(所谓的EMS)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能大家都以为放苗20天,喂得少,自然就污染少,那干嘛要改底?!主要的问题是虾只要在活动就是不停的吃东西,不仅仅是你投喂的饲料,还有池塘里面的藻类、细菌、原生动物、甚至残饵粪便等等,吃了就会排泄,排泄就会污染,污染不及时处理,前期不是积聚变质,而是溶解!正是因为溶解了,所以我们才看不到,影响才大,溶解了才会慢性中毒,才会令虾苗体质越来越差,差到没有体力游到水面,差到蜕壳障碍,导致蜕壳偷死。
对策:改底的操作比较简单:氧化型底改在放苗10天到15天左右用一次,用量按说明书最小剂量用即可。用完后培养光合菌与强分解型芽孢,最好活菌与解毒型底改同时泼洒,这样能将活菌带到池底处理污染。
对于已经溶解的部分,可以用过硫酸氢钾粉剂化水泼洒,同样也是按照最小剂量使用,用完6小时后也是用光合菌与芽孢。
这里要提到一个氧化型底改的质量问题。前期用来改底的氧化型产品必须选择纯度高,刺激性小,无残留的产品。像溴氯海因二氧化氯就不要乱用了。现在常规的用过硫酸氢钾是最好的(科环叫底优)。大家可以做塘头品质鉴定:取黑色淤泥5公分,放一粒底改进去,1-2小时越快变白的氧化性越强;加水搅匀,放置两天后放入水蛛(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红虫数只、水中存活的说明该底改刺激性药残基本没有;反应完后(最好是还剩下少量黑泥的)继续放置两个月,黑泥从白又变黑的说明质量不好,真正的过硫酸氢钾是不可逆氧化反应,变白后不会再变黄或变黑。
转肝与保苗
在我看来就是虾苗从天然饵料食性转化为人工饵料食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伴随着虾苗消化系统(肝、胃、肠)的发育完善。同时转化完成后,虾苗的食量会大增,所以会很快吃光料台之外的饲料,从而跑进饲料相对较多的料台内寻找饲料(俗称“上罾”、“开料”),与此同时,用肉眼能看得见的变化就是虾苗肝包膜的形成。所以很多养殖户称之为“转肝”。而“转肝”完成后,“保苗”期就自然结束了。
除了保苗的三大关键技术和转肝问题外,对于热情的网友提出的关于如何处理水母、虾苗前期顶水狂游、重金属、转肝、放苗前消毒、如何提高老水投苗存活率,清水放苗和肥水养殖的利弊、倒藻、养殖户是否应该自己培植活菌等方方面面问题,王维都不遗余力地一一耐心解答。欲了解最详细的在线交流内容,请点击:http://bbs.bbwfis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116
中国水产门户网独家报道,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独家报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