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北方地区春季气温上升较快,干燥少雨,温度变化较大。鱼类经过漫长越冬期,体质较弱,更易发生鱼病,一旦发病,常会引起鱼的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损失。
一、警惕病害
1.鲤鱼、鲫鱼、鲢鳙鱼、草鱼有水霉病、竖鳞病(俗称白毛病)、鳃霉病、赤皮病。重点关注省内内陆主养区和高密度精养区。
2.大菱鲆苗种易得红嘴病,虹鳟鱼易得肠炎、水霉病。重点关注工厂化和流水养殖区。
3.刺参易得腐皮综合症、肿嘴病。重点关注沿海地区。
二、预防措施
1.调节水质。首先要加注新水。春季气温升高,冰开始融化,养殖户要细心观察冰眼或注水口处,根据鱼的活动情况增加注水量,每次注水量不要过大,在10—15厘米深为好,以减小刺激鱼的活动,同时促进冰的融化速度。注水要保持托着冰层,但不要溢过冰层,防止结二层冰。鱼塘特别是高密度的越冬鱼塘,待冰全部融化后,要排出部分老水,再注进新水,以保持水温水质相对稳定,有利鱼的生长。
2.水体消毒。池内冰全部融化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全池先泼洒一次杀虫剂,再泼洒一次杀菌剂。
3.泼洒生石灰改良底质。早春冰化后,鱼池水质多为酸性,PH值6左右,不利于鱼类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药物消毒4—6天后,半米深的水体每亩用生石灰20—30公斤溶水后全池泼洒,这样不但可以杀菌、中和水质,减少酸性水质对鱼的危害,而且可以降低或消除有毒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同时还可以增强水的缓冲能力,增加水体中的钙含量。也可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4.加强营养。当水温达8℃以上时,就要及时驯化投饵,这样不但可以促进鱼类提早开食,使其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还可以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投饵开始时每天定点定时投喂一次,最好在中午,此时水温高,鱼大部分都上来找食。饵料以配合精碎料或配合颗粒料为好,投饵量视鱼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随着水温升高,鱼的活动量增大,鱼的食量也渐渐增大,投喂逐步转入正常。投喂时,最好在饵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增强鱼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很有作用。
5.注意海参应激反应。 4月份,河流融冰的“桃花水”大量注入沿海,海水尤其是河口水域盐度会大幅度降低,一些陆源性污染物增加,切勿盲目换水。要等沿海水质好转,温度、盐度、pH值等理化指标稳定后再酌情换水。有底部微孔充气的池塘,在晴天的中午适当开机,增加池底氧气,消除硫化氢、氨氮、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