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近日,记者在化隆县德恒隆乡哇家滩村村民马海林的冷水网箱养鱼基地看到,圆形网箱里,几百条白鲑鱼拍打着水花,翻腾跳跃。该养殖基地设置标准化养殖网箱179个,修建水产品加工厂区1000平方米,投放三倍体虹鳟、金鳟、齐尔白鲑等鱼苗32万尾,年产量达260吨。冷水鱼养殖业已经成为化隆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新亮点,正沿黄河经济带如火如荼迅猛发展,一个全省最大的高原黄河冷水鱼绿色产业网箱养殖基地呼之欲出。
近年来,化隆县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工作目标,充分利用11万亩水域资源优势 ,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和兴办水产养殖合作组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方形网箱611个21996m2,深水圆形网箱42口19656m2,网箱面积累计达到41652m2;水产养殖合作社达12家,其中获得“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称号的有10家,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有6家,带动农户202户,年投放鱼苗75万尾, 实现捕捞产量52.6万公斤,实现产值2104万元,纯收入达631.2万元。先后建成了甘都镇水车村,群科镇向东村、团结一村,德恒隆乡哇加滩村、牙什尕镇牙什尕村7个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在甘都镇水车村建成了1个80平米的鱼苗繁育基地。年苗种生产能力达到15万尾,为推进健康养殖提供了质优量足的苗种。
冷水鱼品种也由最初的金鳟、虹鳟等单一鱼种,逐步扩大到高白鲑、三文鱼等多个冷水鱼种。成功注册了“金尊隆”、“黄河鳟龙”、“宝河源”、“海林生态”、“天意至鳟”、“伊尊源”、“三江渔”等7个鱼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认证。完善形成了“政府政策引导、合作组织实施、农业部门监管、技术单位服务、群众直接受益”的全新运作模式。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优化的原则,大力开展立体养殖、配套养殖,促进循环利用,提高渔业效益。在牙什尕镇的下二村推广鱼蟹共育、鱼蟹套养等两大养殖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