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12月28日,在谈及今年渔业生产取得的可喜成绩时,曾集镇水产站站长钱光红说:“这归功于县里夯实了渔业发展基础,全面推进了高效渔业建设,培育了渔业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
据县水产部门最新统计,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37.74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实现水产品总量20.64万吨,比上年增加2万吨;苗种放养量4.72万吨,比上年增加0.21万吨;完成鱼苗鱼种业生产16亿尾、3.75万吨,比上年增加1亿尾、1045吨;实现渔业总产值36.89亿元,比上年增加7.85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渔业贡献7849元,人均增收渔业贡献230元。
今年以来,沙洋县把狠抓项目建设和种业发展作为夯实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的基础,筹措资金1.45亿元,启动了拾回桥镇黄岗、黄荡湖渔场等5个项目,高标准改造、建设精养鱼池1.78万亩。黄荡湖现代渔业示范区项目,是全县推行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为确保一期工程在今年5月建成投入养殖,县委、县政府连续四次召开现场办公会,整合交通、水利、农业、电力、国土、林业等项目资金1.1亿元,保证了一期工程2050亩精养鱼池按预定时间竣工投产。
在狠抓水产种业发展上,县水产局围绕年初制定的繁育鱼种16亿尾规划,重点对官垱郑桥苗种场、纪山苗种场、荆乔苗种场等4个名优水产良种生产基地进行了达标升级。官垱镇郑桥苗种场实施鄂塚水产专业合作社良种繁育基地达标升级后,繁育、培育四大家鱼和黑尾鲌等名特苗种5亿尾,繁育能力和经济效益比上年提高了42.3%,不仅辐射带动了全县7个合格的苗种繁育基地,而且推动全县发展名特专养面积6.6万亩。
着力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和新模式推广,全面推进高效渔业建设。县水产局集中全县水产技术力量,广泛开展“一高三新”渔业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05次,对虾稻、稻鳖、鱼鳖混养、“80:20技术”、“中科3号”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进行了重点讲授。该局还充分利用沙洋正邦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科研院校联系紧密、且鱼饲料经销商分布广的优势,联合聘请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对大水面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进行“高效渔业养殖”、“现代渔业发展趋势”专题讲座,培育科技养殖示范户200多个,使全县渔业生产品种由大宗型向特色型转变,生产技术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生产模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精心培植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扶持鑫顺、新农、培昌、众发、鄂塚等5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刘军、余华、李成军、周俊虎等100个规模较大的水产专业养殖户,使其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高效经营模式,从而带动新增水产养殖大户60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13家、家庭农场3家。
今年,全县149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160户水产养殖大户,共流转养殖水面25.5万亩,拥有养殖面积20.1万亩,实现水产品总量11.43万吨,其水产品总量占全县水产品总量的55.4%,撑起了渔业生产经营的“半边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