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水产业的多事之年,承压之年,挣扎之年。对虾产业剧烈波动,鲍鱼产业艰难重构,海参产业屡遭重创,大闸蟹产业进入低谷,大黄鱼产业陷入绝境。低要素野蛮发展的水产业正在新常态市场的环境变化、消费变迁中重构。
从捕捞业来看,我国“四大家产”中的大、小黄花鱼和墨鱼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遭过度捕捞,至今未有恢复的迹象。随后,渤海“中国对虾”、多年生底栖鱼类和原先并不作为目标鱼种的鳀鱼先后遭到了过度利用,大部分种类目前都处于“商业灭绝”状态。黄海和东海渔业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近年来,沿岸排污以及石油平台、海上运输等陆上过度活动对海洋渔业亦产生“雪上加霜”式的影响,彻底摧毁了近海鱼类的生存空间。
水产上游产业链的盛衰循环,地方政府难辞其咎。当许多种类的养殖技术趋于成熟,苗种供应相对充足,市场需求旺盛,行业尚未形成有效的自律机制时,过度养殖就已初露端倪。这时,地方政府本应扮演“刹车者”的角色,但却发挥了“加速器”的作用——为追求政绩而扩大养殖面积,或“为收费而发证”,积极推动“过度养殖”驶上了快车道,开到了悬崖边。
在水产行业,“过度捕捞”源自于产权不明;“过度养殖”源自于只知“加油”,不知“刹车”,它们的背后有一个共同问题,即顶层设计和产业机制的缺失。长期以来,水产业在技术研发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每一项被广泛采用的新技术,几乎都会带来新一轮“盛衰循环”,因为诱发其发生的制度环境始终没有改变。换言之,是顶层设计的缺陷和制度短板导致了中国水产业“发展→过度发展→衰退或崩溃”循环史。大黄鱼产业、鲍鱼产业、海参产业的困境,无不如此。
自2013年以来,政策不断吹来暖风的水产业掀起了海洋牧场、水产加工、品牌创建的热潮。这一轮的产业发展,同样欠缺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产业组织。被大批水产龙头企业套用的全产业链,更多地沦为跑马圈地、资源占有的伪命题。全产业链并不是时髦的玩意儿。早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应用,在20世纪60年代的全球产业化浪潮中欧美、日本等国家地区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中粮集团在2009年初提出“打造全产业链”的构想才兴起了国内经济、管理学界对“全产业链模式”的激烈争论和探讨。全产业链因其具有产业环节的可控性、食品安全可追溯,而一时间也被奉为诸多水产、农产品企业追捧的对象,成了国内众多水产企业对外宣传的口号。
在水产企业的全产业链模式中,覆盖种苗、饲料、养殖、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充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实现经营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是众多全产业链水产企业的愿景。从产业分工及企业的竞争力层面而言:企业不可能去做好所有的事情。以水产企业为例,要包揽整个产业链就要求对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有效控制,实际却是跨度很大,难度也很大。从产业链整合的角度看,全产业链可以划分垂直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而国内水产企业在全产业链的道路上主要以垂直产业链整合来构建全产业链战略。例如獐子岛、壹桥苗业、棒棰岛海参、国联水产等,通过多年的打造,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垂直产业链体系。从营销层面而言,品牌的竞争力源自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自于产品给消费者的体验与感受当前国内水产企业在品牌营销层面最欠缺的就是对市场、对消费者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将产业链当广告,做卖点来传播。
全产业链的关键不在于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而在于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作用,提升产业运营效率,提升产业价值。但在大多数水产企业的所谓全产业链中,市场链是被忽略或者无能为力、力所不及的。垂直一体化链条越长,对水产企业的管控能力要求就越高。于是,管理学里的牛鞭效应就出现了:鞭子源头一甩,鞭子的末梢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链条越长,上游的波动就越显著地影响到下游,不同产业链的竞争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水产龙头企业实践证明,垂直一体化是有条件的,是特定时期的特定战略,而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精耕细作产业链中更具效率的关键环节,关键战略。忽略企业核心竞争力,忽略产业竞争和市场空间的存在周期,盲目把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当成行业稻草是一种误区。当然,不同的产业,全产业链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全产业链肯定不是假大空,而应该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战略,一种企业运营、发展的模式。
产业互联网的出现,将改变水产业的产业链思维。产业互联网涵盖了从产业规划到产品智造、消费社群的顶层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到协同合作等在内的各产业链环节,为整个产业链流程带来了全方位的重塑。
首先是顶层设计、规划和研发重塑,从技术驱动、产量驱动、养殖驱动的低要素产业发展向可持续产业、精致产业链演进,由养殖技术驱动向精准产业智造、品牌智造、产品智造变革。例如产品研发,传统的研发环节是以企业的研发团队为主导,用户参与度小,即便进行了市场调研,受限于样本数量,分布等局限性,结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经济成本。产业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成为了企业与用户双向沟通的渠道,加强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将更加快速,更加准确,同时用户可以直接参与产品研发,集思广益,实现了研发的众包式变革。
其次是生产重塑,由以产定销的季节性大规模生产向周期性柔性定制生产变革。对于水产业而言,精致产业链可能比粗放、低要素的一哄而上的生产制造更具价值。养殖、加工、销售依据不同细分市场、不同消费社群的需求开展生产活动,形成周期性的柔性定制生产体系。产量和需求之间的良性循环,是促进中国水产业走向可持续、高价值、有质量成长的关键。
再次是销售重塑,即由简单的线下推进向融合式全渠道营销转变。传统的销售环节,企业在线下寻找客户,或者通过渠道商进行代理销售,市场拓展面有限,利润被盘剥。而采购方则长期受困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需要进行复杂繁琐的招标,资质审核流程,对买卖双方都造成了大量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产业互联网的介入,加速了信息的交流与推广,削弱了信息的不对称性,电商平台的兴起,加强了市场的公开性与透明度,通过线上的交流带动线下的互动,多渠道协同发展将给企业的销售带来新的活力。壁垒较高的行业可以通过建立垂直电子商务平台,聚焦于行业内部,做到市场的细分与专注,提供专注于该行业的服务。未来,借助网络的实时性与互动性特点,针对一些产品可能会产生类似股票市场的动态定价模式,货品价格会根据买方数量与报价实时调整。这就是产业互联网销售末端的发展方向。
最后是协同重塑,由企业内部协作向全产业链协同变革。在企业内部,产业互联网可以应用于云平台办公,多组织协同管控,移动办公等领域,加强企业自身的信息沟通与协作。在产业层面,互联网一方面可以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能生产、移动办公等独立的应用领域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将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产业链的联动与产业生态的发展。如此环环相扣,每一环产生的信息都可以应用于其他环节,信息的价值成倍放大。产业互联网就是营造这样一个共生的产业生态圈,盘活整个产业,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从野蛮、低要素产业到精致产业链打造,产业互联网主导的产业流程重塑将加速水产企业的产品革新与商业模式改变,大量市场接口和销售机会也将随之产生。因此,无论是地方政府,或者是区域水产龙头企业,通过产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圈营造,盘活弱质产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讲成为下一轮产业发展的主流。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