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平
日前在京举行的中国侨联“第五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表彰会”上,农业部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陈爱平作为“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奖者,榜上有名。
两年前,刚到退休年龄的陈爱平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她依然忙碌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东奔西跑致力于未尽的事业。
从1984年到2012年,陈爱平主要从事水产科技、养殖行政管理和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26年的工作经历告诉她,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属技术应用领域范畴,更多的是如何将科研成果进行推广。“这样"接地气"的工作不太容易获奖。”陈爱平对《中国科学报》记者坦言,“但我坚信,只要你做了,努力了,社会会承认你,国家会肯定你,渔民会记得你。”
作为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体系的创始人、水生动物防疫事业的推动者、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工作的领头人,陈爱平发表过100多篇(部)业务性作品(文章、论文、著作),是中国科协第三、四、五届农业病虫害专家组专家,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当初是如何踏入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领域并逐步深入?这与陈爱平的工作经历息息相关:1982年1月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养殖专业,1984年到1987年在农业部主要从事全国水产科技管理工作,1987年至1989年从事养殖管理工作。
通过多年对水产业的观察,陈爱平发现了一个问题—养殖生产打破了局部生态平衡。
养殖只要续存,病害将伴随终老。陈爱平曾目睹了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草鱼出血病的暴发疫情、淡水鱼类暴发性疾病的疫情、90年代对虾白斑病的暴发疫情等。“目前水产养殖种类超过80种、病害种类100多种,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150亿元。”陈爱平介绍说。
面对人们最为关注的“养殖背景、食用安全”两个问题,陈爱平认为要应答需要有监测体系,用数据说话。创建水产养殖病害监测体系,成了陈爱平在行政管理中最为渴望去做的一件事。
1998年,陈爱平参加了公务员的分流,被分到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自上而下有五级机构,为陈爱平专门从事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经过一番思考、调研、研讨,她决定把水产养殖监测工作作为病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在1999年的筹备和2000年(11个省)、2001年(17个省)的试运行的基础上,2002年,全国除西藏以外的所有大陆地区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参加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点"的五级测报体系,并确立了"逐级上报、分级汇总、统一发布"的病情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机制。”
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水产养殖监测工作会议上,渔业局领导称: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是“十五”期间我国渔业部门为社会提供唯一的公共服务产品,填补我国公共服务的一项空白。这是对陈爱平工作的充分肯定。
在该领域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陈爱平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她意识到,水产养殖病害种类如此之多,参加监测的工作人员又这么多,在疾病的叫法、损失的计算等方面以及疾病判断与诊断上应有一个统一、大家认可的标准。“尤其对政府规定的一类、二类、三类水生动物疫病处置可能采取控制、扑杀等措施,对其的确认、诊断更应有权威、统一的标准。”
2001年,陈爱平首先协助农业部渔业局成立了全国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组,负责水生动物防疫专业标准化工作,并开展标准的制定、修订、推广使用的工作。先后参与制订了《全国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体系表》等一系列标准。
“术业有专攻,干一行要爱一行、专一行。”这是陈爱平经常说的一句话。针对自己毕业于养殖专业而非医学专业,她在工作之余苦读了《细菌学》《预防疾病学》《病毒学》等一系列专著。
虽然“书中自有黄金屋”,陈爱平更多的是干中学、学中干。经过多年的努力,她不仅成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技术业务骨干,而且成为该领域的业务带头人,被同事和同行亲切地称为“鱼病专家”。曾获得2002年度中国侨联授予的“科技带头人”、2003年中国水产学会授予的“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水产人物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