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8月29日,合浦东园白沙头生态海养基地今年秋规模捕捞工作正式开始,预计海养产品总量达到8万公斤左右,养殖效果和产量均比去年有所提升。
笔者在东园白沙头生态海养基地看到,一个面积达500多亩的池塘水已基本被排干,在一条二三十米宽的塘沟里面,数名员工正在合力拖着一张40多米长的网按预定的方向缓慢前行。虽然池塘水大部分已被排出,但此时的塘沟大部分地方仍有1-2米的水深。在人和渔网的捣动下,惊慌失措的鱼虾急蹦乱跳,好不热闹。一阵忙乎后,渔网逐渐收缩并被拖上塘边,条条大小不一,品种各自不同鱼儿慢慢进入了我们的眼帘。这些鱼、虾产品共有数十种之多,大的鱼鲈则超过了5公斤,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天然野生鱼虾。“这个就是黄尾腊(黄鳍鲷俗名),已经养了两年了,市场上卖四十几块钱一斤,是比较名贵的。”基地负责人黄炳权先生随便拿起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黄鳍鲷对笔者说。当天,仅开捕第一网,产量就有300多公斤,全天捕捞量达2500公斤左右。为保证这些鱼产品的鲜活品质,员工们及时用冰水对它们进行清洗和分类包装,经冰冻保鲜之后依次装运上车。
据黄炳权先生介绍,当天开捕的是合浦东园白沙头生态海养基地三号塘,捕捞数量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养殖效果好了不少,鱼虾个头要比去年大很多,产量也有30-40%幅度增加。今秋开捕的三号塘,估计总产量将超过8万公斤。为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捕捞采用取抓大放小的方式,努力确保池塘内各类鱼种的结构合理和自然有效繁殖。
“和传统的海养不同,我们的白沙头基地采用的是非饲料化、有机化养殖方法。”黄炳权先生表示,东园白沙头生态海养基地坚持不喂养传统饲料,不投放药料和肥料,以东园家酒厂生态养殖的蚯蚓及蚯蚓粪为基地饲料培育水藻,以此作为幼小鱼虾养料,因此所养出的鱼虾基本属于准野生鱼虾。“让小鱼小虾吃水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生态循环的鱼虾是特别好吃的。”
据了解,合浦东园白沙头生态海养基地是广西北部湾沿岸首个海洋生态养殖项目,占地2400多亩,于2011年秋季投放使用。三年来,该基地坚持采用循环经济和有机化生产相结合、仿野生养殖和天然野生自然繁殖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捆绑放养花虾、斑节虾、尼罗非、黄鳍鲷、�鱼、青蟹等生态鱼、虾等方式,实施多品种、多食性、多层次的立体混养方法,在养殖中注重水质控制,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基地海养产品的有机生态,力求为社会提供高品质和卫生安全的海产品。据悉,该基地今秋季规模捕捞工作将持续2-3个月。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