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现在,爱吃水产的市民又多了一份“口福”:台湾鳗鳅在慈溪试养成功并陆续上市。
泥鳅是慈溪人喜欢吃的一种水产品,被誉为“水中人参”、“软黄金”,但普通泥鳅在养殖中存在周期长、成本大等瓶颈制约。而台湾鳗鳅发病少、养殖成本低、生长周期短。同时,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脂肪较低等优点,与普通泥鳅相比优势明显。据了解,这种鳗鳅的批发价大概在每公斤60元左右,市场价格要比本地泥鳅贵一些,“个头”普遍比本地泥鳅大,半年后就可养到每条2-3两重。
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戎华南告诉记者,为促进慈溪水产养殖业结构的调整,从去年开始,该中心尝试引进台湾鳗鳅,在海涂地开发的三个淡水池塘进行试验性养殖并取得成功。目前,该中心已在崇寿、横河、坎墩等地小范围推广,面积从200多亩增加到300多亩。从养殖效益来看,每亩产量在1500公斤以上,预期亩产值能超过1万元。
台湾鳗鳅“游”进慈溪,能否大规模推广养殖?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虽然养殖台湾鳗鳅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也可能受到病菌威胁和天敌侵害,慈溪本地市场的销量也受到一定制约,大规模养殖需要经过技术和市场的实践。不过,台湾鳗鳅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已有韩国经销商来慈实地考察,表示有意向大量收购台湾鳗鳅。同时,徐龙集团也研发出了7-8两规格的台湾鳗鳅加工产品,为台湾鳗鳅产业链的拓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