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汕头因海而兴,历来重视发展海洋渔业经济。近年来,我市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全面推行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模式,扩大特色品种生产规模,做大做强水产品加工业,现代效益渔业之路越走越宽。如今,“汕头牌”名优水产品凭借着过硬的品质,不仅销往国内大中城市,还出口全球六大洲51个国家和地区。近三年来,我市水产品年出口量均保持在8万吨左右,年均创汇7亿美元,出口量在广东省内稳居前3名。
“特色水产”形成一区(县)一品或多品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滩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培育具有地方特色优势、市场占有率高的主导品种,努力建设一批优质、安全、无公害的现代化海水养殖基地,逐步形成“一区(县)一品、一区(县)多品”的特色养殖模式。太平洋牡蛎、龙须菜、紫菜、网箱养鱼、扇贝的养殖成为南澳养殖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潮阳区在海门、练江和榕江海、淡水养殖区域中,推进鲍鱼、南美白对虾、中华鳖等特色品种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目前,我市已形成围内虾蟹池塘连片、高值品种养殖带、滩涂小贝类增养殖带和浅海吊蚝及藻类养殖带的特色品种生产格局。我市去年水产养殖面积23.6万亩,产量25.4万吨,现有出口水产品备案养殖场40家,养殖面积7万多亩。
打造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发展生产的同时,我市狠抓水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全市有广东省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示范点10家,无公害水产品产地39个、规模化养殖基地100多家。针对近年来国际水产品技术壁垒增多,我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以建设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抓手,以提升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促进内外贸协调发展。
金平区牛田洋片区地处榕江韩江交汇处冲积带,拥有水产养殖面积4万多亩,直接从事养殖生产的劳动人口4000多人,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青蟹、卵形鲳鲹、鲈鱼、牡蛎等,年产量约3万吨,产值4亿多元,是我市菜篮子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水产品的备案基地。
今年来,我市将金平区牛田洋养殖片区列为全面推进出口水产品区域化管理。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协会带动、内外兼顾”的建设模式,力争在年底前把牛田洋养殖片区建成为管理规范、质量可控、效益明显的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形成了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的示范区发展模式。
水产品加工出口形成产业链条
连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出口,水产品加工出口名列全省前茅,成为海洋经济一大亮点。全市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62家,年生产能力超过20万吨,有各级渔业龙头企业12家。目前,汕头已形成以加工出口企业为核心,以水产养殖业、捕捞业为依托,对虾加工、鱿鱼加工、鱼片加工、鳗鱼制品和罐头制品为中间环节的水产养殖加工链,生产一系列具有汕头特色的出口创汇拳头产品。
汕头水产品的质优味美更为汕头赢得了更多机遇,使汕头海鲜走向更多国家。从出口值来看,亚洲、欧洲、北美洲是我市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对虾、鱿鱼、海捕产品是主要品种,尤其是对虾,去年全市出口2.85万吨,货值3.38亿美元,出口量出口值约占全国14%,成为我市最大宗的出口农产品。
链接
我市海岸线长达289.1公里,渔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有多处港湾和大片浅海滩涂,10米等深线内浅海滩涂面积74.3万亩,可利用面积46.8万亩,200米等深线内渔场面积5.3万平方公里。海产资源丰富,近海已知的鱼类有471种、虾蟹类17种、贝类30多种、藻类近20种。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