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草药研制的药饵防治虾病,是今后虾病防治发展的方向。有些养殖业者对中草药的特殊性质不了解,中草药配制的药饵因含的成分不同,而且与季节、虾病发作的时间和用量等有别,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不同,效果也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如何有利地使用中草药以达到防治虾病的目的是需要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科学地选用中草药防治虾病也是我国在对虾病害防治中独有的创举。
现代集约化养殖生产离不开药物,由于药物有两面性,使用得当,可以防治病害,否则,盲目滥用药物就会危及环境和产品安全。
一、药物的科学使用
在对虾病害防治中,存在着使用药物杂、剂量大,疗效不明显等问题,禁用药如孔雀石绿、敌百虫、氯霉素、六六六、磺胺脒等还在继续使用,显然与无公害健康养殖背道而驰。
为此,必须强调,使用防治对虾的药物要掌握以下几个标准:①对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②使用后虾池内浮游生物在48小时内恢复到养殖环境的正常水平;③对养殖环境理化因子应控制在指标变化允许范围内;④使用后不能使养殖生物含有任何残留。
采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彻底消灭微生物,然后重新建立新的生物群落,特别是有益微生物及单胞藻群落,保持有益微生物的优势,有利于抑制病原生物的数量,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二是有选择地、谨慎地使用药物,这个原则虽然增加了选药的难度,但符合了用药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专一性、目标越集中越好。
因为,化学类消毒剂较广泛,包括酸、碱、醇、醛、酚类,表面活性剂、氧化剂和重金属等。其作用是凝固生物蛋白或变性,干扰破坏生物酶系统或功能,改变细胞浆膜的通透性。从安全性和经济角度来考虑,建议在对虾养殖系列过程中使用以下几种消毒剂:①养殖前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甲醛、季铵盐或氧化剂(如臭氧、过猛酸钾)。消毒育苗器材及设备可用40-50毫克/升的漂白粉或20-30毫克/升高锰酸钾,将育苗用的器材浸泡数小时(不宜过浓),然后再用消毒药水冲洗使用。卤虫卵消毒,用300毫克/升高锰酸钾、然后用消毒药水冲洗干净。育苗用水及所有培育用水均用紫外线消毒。
②放苗前进行养殖池消毒可用各类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氧化氯及生石灰等。漂白粉先用水冲泡后泼洒入塘。并开增氧机效果更好。如果只是杀菌、漂白粉浓度为10毫克/升即可。由于池内有机物干扰,实际用量会更大。如果杀灭其他生物,用量达50毫克/升。底质泥消毒最好是翻耕曝晒后,施用生石灰,每亩用50-75千克。
③控制养殖期间虾池内的异养菌和弧菌数量,可使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施用量应按药物使用说明进行,可用0.5-1毫克/升的漂白粉泼洒池水,10-20天在养殖池使用一次,但要具体掌握,要保持水质稳定,不可乱用,以免破坏虾池生态平衡。
④可选用过氧化钙进行虾池消毒,过氧化钙遇水后逐渐放氧并生成氢氧化钙,不污染环境,它除有生石灰的优点外,还具有增氧作用,但会引起水色变清,需及时施肥(可用鸡粪发酵消毒来肥水),否则会给养虾池带来不良后果,或在消毒后2天晴天时施放利生素等有益微生物调节水色。
二、中草药在防治虾病中的应用
中草药的制备,大多是取晒干的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五倍子、大黄、大蒜、鱼腥草等磨碎经60目筛绢进行筛选,可单一或多种配伍加入饲料内,或混合使用,能增强对虾抗病力,并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
专家们经过反复试验证明,许多中草药还能增强动物细胞的吞噬能力。
不少中草药是广谱抗菌药,作为防治虾病是不可缺少的,有许多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矿物元素等所起不到的作用。
用中草药研制的药饵防治虾病,是今后虾病防治发展的方向。有些养殖业者对中草药的特殊性质不了解,中草药配制的药饵因含的成分不同,而且与季节、虾病发作的时间和用量等有别,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不同,效果也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如何有利地使用中草药以达到防治虾病的目的是需要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科学地选用中草药防治虾病也是我国在对虾病害防治中独有的创举。
三、选择药物的原则
虾病大致可分为生物性与非生物性两大类,前者为传染性虾病,也是目前生产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非生物性病害主要是由于营养、环境、藻类或其他毒性物质所造成的病害。
在选择药物时,还要掌握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虾病不外乎是环境压力、病原体影响和对虾体质条件薄弱这三者关系的结果,即所谓致病的三因素。
药物防病的原理在于利用药物控制病原生物,改善环境条件,防止虾病发生。选择药物要根据达到预防的目的,而确定某种药物,例如,要消除虾池底泥的硫化氢毒害或降低水体中氨氮浓度,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则以选用硅酸铁、沸石粉、白云石粉或者用一些氧化剂效果较好;如果以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为目的,选用漂白粉、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或其他消毒剂效果较好;同样,若要杀灭或抑制虾体病原细胞,使用无毒的高锰酸钾为宜。
四、虾病防治要正确选用
药物防治虾病离不开药物,对症下药是首要的问题。如果盲目随便用药,不但起不到防治的目的,反而有害,甚至后果不堪设想。要做到对症下药,除了对虾病的正确诊断外,还要了解药物的性能,作用机理,用量及其应用效果,力求达到准确,疗效高、毒性低、副作用小,充分发挥药效。在对虾养殖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几代氯制剂的消毒剂,这些药物在防治虾病中发挥了作用。随着对虾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其弊端也日益明显,新型的消毒剂季铵盐等与传统的氯制剂消毒剂相比,有如下几个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广谱、快速、无毒、高效、用量少,对水体病原病毒、细菌杀灭力强;二是对水体有益藻类无杀灭作用,不影响水色;三是消毒效力稳定,不受水体pH及氨氮的影响。所以选用药物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不滥用、不浪费、药效好。
五、要注意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般有三个方面:
1、药物因素 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药物的用量、给药方法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等。
2、机体因素 药物对对虾的体质、种群、结构等变化影响很大,因而呈现不同的药物反应。个体大小反应也不同。
3、环境因素 虾池的pH值、水温、溶解氧等对药物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与影响,用药时必须注意水质,季节、气温等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水温对药物影响很大。含氯消毒剂与化学消毒剂在温度相差1℃时,消毒能力就有所不同,温度高,反应快,消毒效果显著。
六,对虾病害防治的给药方法
在虾病防治的过程中给药的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疗效。常用的用药方法主要有外用药全池泼洒和口服法,也可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1、外用全池泼洒药物 是对虾病害防治常用的一种方法。采用此法,首先要算好虾池水的体积,然后按药物所需剂量和水体积算出虾池总的用药量。此法杀灭病原体较彻底,防、治均可使用。
2、口服法 是将所需药物按一定的剂量均匀地加入饲料中,制成药饵,按时投喂。可根据药物的性质采取不同配制方法。如穿心莲、黄连素等。
可把药物溶于水后再均匀喷洒在配合饲料中,制成药饵;对于性质不稳定的药物,见光和热易分解变质的药物,如Vc等,可选用微胶囊包膜的Vc,用水加入均匀喷洒在配合饲料上,稍晾干再均匀喷洒一层植物油或鱼油,使药饵粘在饲料上,防止投喂后饲料中的药物溶于水中。剂量的计算即每千克饲料需加入多少克药物。口服法主要用于防治对虾寄生性传染病和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
七、使用药物的科学性
1、把握用药时间 把握好用药时间,关系到抑菌、杀菌及防治效果。
晴天使用药物效果好,而雨天与阴天使用药物效果差。气候因素能使药物产生不同效果。虾病的防治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要按规定疗程使用药物,以免造成不必要浪费,还会污染环境。
2、准备计算用量 在口服药物中,药物选定后,首先确定给药的用量和方法。具体用药时,应根据对虾不同生长阶段、虾池有机物的多少、病原体的种类、数量以及水温、盐度情况等理化因素计算用药量。
3、提高药饵的质量 在研制药饵时有防与治之分。预防的药物必须针对对虾不同生长时期而研制,随时改变药饵的含量和种类。不管是防或治疗的药饵,都要求诱食性较强而且要使药物均匀牢固地粘附在饲料上,否则入水后药物易散失,影响疗效。对某些刺激性气味太重或者虾不喜欢吃的药物,在制作时应多加诱食性强的物质。
4、药物轮换使用 如果长期或反复使用一种药物,易引发药效失灵或无效。因此,不可长期使用单一药物。以消除病原体抗药种群的形成。故采用轮换,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
5、要注意药物的颉抗与协同作用 2种以上的药物混合使用时,会出现2种不同的结果:撷抗作用使药效互相抵消而减轻,协同作用使药物互相帮助而加强。所以不能随便混合渔药。虾农在养殖生产中千万不可用敌百虫,不但毒性强,危害人体,而且敌百虫与碱性物质合用会生成毒性很强的敌敌畏。有些药物可以混合用,如大黄与氨水合用可提高药效10多倍。
八、用药的注意事项
为了最大地发挥药效,应该科学地选择药物,避免使用不当而造成危害。
1、用药量要适当 药物用量即药物的浓度或剂量,是直接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药量与疗效的关系,当药量浓度过低时,不能达到疗效。能够产生疗效的最大药物浓度为最佳疗效的浓度或称最低效应浓度。超过最低效应浓度,并能产生明显效应,不会引起毒副反应的药物浓度称为安全浓度。超过安全浓度,并引起毒副反应的浓度称为最小中毒浓度。能导致对虾死亡的浓度,称为致死浓度。其中能引起50%对虾死亡的浓度,称为半致死浓度。所以用药的量一定要控制好,否则导致死虾更快,虾病更易暴发。
2、疗程要充足 药物效应不会马上生效,也不是永久不变的,治疗期长短不同,药物效应也不同。这种时间与效应的关系称为时效关系。
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期一般不应少于5-7天。疗程不够如同剂量不足一样,会导致病原菌通过遗传基因的变异等,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某些原生动物也有抗药性变异问题,而且是化学治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必须引起注意。
现在推广用中草药来防治虾病,具有许多优点。
3、环境因子对药物的影响 对虾生活在复杂的海水或咸淡水的环境中,而海水理化因子中的温度、盐度、酸碱度、氨氮和有机质(包括溶解品非溶解态)的含量,以及生物密度(生物量)等,都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药效随海水盐度的升高而减弱(茶粕例外),而药效随温度升高而增强。通常温度每提高10℃,药力可提高1倍左右。
海水的酸碱度(pH值)不同对药物也具有不同影响。酸性的药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氯霉素、四环素、呋喃类等禁用药物,在海水碱性环境中的作用减弱;碱性药物(如卡那霉素)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磺胺类等药物的作用,则随pH值的升高而提高。又如漂白粉在碱性环境中,由于生成的次氯酸易解离成次氯酸根离子,因而作用减弱。除上述因素外,水体中有机物的大量出现,通常可减弱多种药物的抗菌效果,尤其是化学消毒剂更为明显。所以,在用药时必须对水质进行检测,然后选择所用的药物种类,才能达到目的。
4、选用消毒剂时的注意事项
①应对池塘内的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②能不损害池塘内基础饵料生物类群。
③对水质理化性质的影响必须控制在水质标准变化幅度允许范围之内。
5、使用内服药物时的注意事项①所用内服药能增强对虾抗病力和提高免疫力。
②能保护对虾肝胰脏,不能有任何的副作用。
③补充的营养物质Vc、或治疗药物不能使对虾出现耐药性和抗药性而引起中毒。
④未经过科研单位鉴定,国家不认可和批准的药物,切勿盲目使用,否则,会造成惨重的损失。
总之,药物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希望养殖业者要认真进行无公害健康养殖。对那些可用可不用的药以一律不用为宜。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渔药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