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等特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世界性优良养殖鱼种之一。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环境 的恶化,罗非鱼链球菌病频繁暴发,自2009年以来,华南地区尤其是茂名、高要、化州、高州等地爆发严重的罗非鱼链球菌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6-7月份,茂名地区(高州、化州、茂南等)发病严重,发病率达7-8成,高州部分区域区域甚至达到9成,死亡率在7成以上。此次链球菌病6两以上大鱼和5钱-3两的鱼苗均大面积爆发,而且小苗的死亡率更高,小苗发病后一开始一般少量死亡,随后2-3天大量死亡,从几百到几千条不等。整体来说今年的链球菌发病情况可以说是近几年最严重的一次,而且今年大鱼、小鱼均发病严重,不同于往年主要是大鱼感染。针对此情况,笔者对罗非鱼链球菌爆发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
1、病原及病因
1.1 病原
导致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菌主要是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其中无乳链球菌是当前的首要病原。但也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罗非鱼链球菌病是由于多种细菌共同感染的一种病,其中包括无乳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病原。
1.2 病因
高温、水质恶化、养殖密度过高、有机物质浓度过高、种质退化、饲料投喂不科学以及乱用滥用药物等因素导致鱼类的抗病能力低下,进而鱼体感染链球菌而发病。
需要指出的是罗非鱼链球菌是条件致病菌,并非感染罗非鱼链球菌的罗非鱼都会发病,只有致病条件满足时,才有可能发生。实际池塘养殖中许多罗非鱼是带菌生存,从健康的鱼体内也可以分离到链球菌,但该鱼却无任何发病症状。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卢迈新介绍当养殖水体环境、养殖密度、病菌数超过一定的临界数值才会致病。田珂(2013)等研究发现,无乳链球菌在水温在33-35℃时活性最强,也就是罗非鱼发病几率最大,陈贺(2012)指出无乳链球菌最适生长pH为7.5(图2),另外由于链球菌是兼性厌氧型细菌,因此增加水体溶氧可以有效抑制链球菌滋生(冯东岳,2010)。目前关于温度、pH、溶氧、氨氮、亚盐等水质指标与链球菌活性及发病率相关的研究还很少,科研单位、各公司应加大相关方面的研究。
图1 体外培养温度对链球菌毒力影响实验结果
图2 pH值对链球菌生长的影响
2、流行情况
链球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阳性菌,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报道了鱼类链球菌病的暴发与流行。主要流行时间为5-10月的高温阶段,尤其是温度最高的7-9月,在水温28-37℃时发病最严重,发病率可达30%-50%,且逐年上升,发病鱼的死亡率可高达60%-100%。
2010年之前,主要是100g以上的罗非鱼发病,2011年后100g以下的鱼苗也常有此病发生。2014年6-7月茂名地区100g以上和100g以下罗非鱼的发病率几乎相等,而死亡率则是100g以下的远大于100g以上,表明链球菌爆发的鱼体规格和程度有扩大化和严重化的趋势。
3、主要症状
3.1 急性型:
多以神经症状等外部症状为主,有游动不稳、在水面打转或翻滚、反应迟钝,另有眼睛发白浑浊、眼球肿大突出等现象。一般在3-7天出现爆发性死亡,死亡率累计可达60%以上。急性型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变为慢性型。
3.2 慢性型:
慢性型发病鱼主要表现为内部症状。如腹水、肝胆肿大、充血或变色、肠道充血等现象。发病和死亡的持续时间大于急性型,可持续数周。
4、链球菌的预防
4.1 改善水质
在养殖过程中,随着鱼类排泄物、残饵等有机物的积累,引起水质恶化,导致鱼类抗病力差,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水质管理。可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等调节水质,在疾病暴发的高温季节,要降低饲养密度、增加水体溶氧、降低投饵量。
4.2 增强体质
可在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以增强鱼体体质,并定期把中草鱼、维c等与饲料拌在一起投喂进行保健,提高鱼体的抗病能力。
4.3 改良种质
同一品种不同品系罗非鱼的发病程度不同,强抗逆性的优良品种可有效减少发病几率。因此,要加大开发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的力度。
4.4 提高料质
根据鱼类不同的生长阶段及天气的变化的因素,合理的调整饲料的营养结构及投喂量,从而进行科学投喂,切忌投喂劣质饲料或过量投喂等。
另外可在饲料中添加链球菌疫苗,防病效果良好。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珠江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公司和科研机构均在进行链球菌疫苗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5、链球菌的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链球菌的药物,发病后养殖户大多大量使用抗生素、中草药,但效果一般,且效果良好的药物可复制性差,目前治疗效果最好、养殖户使用最多的是磺胺类药物。
柯剑(2010)年研究发现链球菌对环丙沙星、克拉霉素等敏感,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等耐药,且不同菌株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G、妥布霉素、头孢唑啉、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并指出由于无乳链球菌存在不同的血清型以及耐药因子的变化,化学药物对无乳链球菌防控效果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的血清型菌株灭活疫苗之间可能无交叉保护。为避免出现多重耐药菌株、降低我国罗非鱼养殖风险,亟待开展无乳链球菌的流行状况、传播规律、血清型分布及疫苗候选株筛选等研究工作,为罗非鱼链球菌病害防治奠定基础。
6、展望
众多专家认为未来几年罗非鱼链球菌仍将肆虐华南,因为从目前的养殖现状来看, 混养模式仍占主流,水质污染严重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而养殖户对于放养密度的控制还是不够理性,往往容易出现放养密度过高而引起病害;再加上罗非鱼链球菌疫苗的开发尚未成熟,在药物治疗上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措施, 未来几年罗非鱼链球菌病仍难以避免。养殖户一方面要科学防治链球菌,另一方面,在链球菌仍将肆虐的背景下,合理规划养殖节奏,有效避开高温疾病高发期,减少损失。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