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守信,威海市领导张惠、汤光运、毕礼伟、李淑芳与200名渔民、志愿者一起来到高区小石岛渔业码头,共同将80万尾鱼苗放流到大海。当天,文登、乳山、经区增殖放流活动也同时启动,全市共计放流水产经济类苗种200万尾。今年,威海市将放流14亿尾水产苗种,并首次增加了鲤鱼、草鱼、鲢鳙3个淡水鱼种。
7月18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守信,威海市领导张惠、汤光运、毕礼伟、李淑芳与200名渔民、志愿者一起来到高区小石岛渔业码头,共同将80万尾鱼苗放流到大海。当天,文登、乳山、经区增殖放流活动也同时启动,全市共计放流水产经济类苗种200万尾。今年,威海市将放流14亿尾水产苗种,并首次增加了鲤鱼、草鱼、鲢鳙3个淡水鱼种。
7月18日下午1时30分许,在小石岛渔业码头,1000多个装有牙鲆、黑鲷、黑鲪三种鱼苗苗种的箱子在船上整齐码好,等待增殖放流活动的开始。下午2时许,伴随着清脆的汽笛声,载有放流鱼苗的船只驶出码头,参与放流的人员一道将80万尾鱼苗苗种放流到大海。
养护海洋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一直是我市的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渔业资源修复,早在2005年就启动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采取各种人工增殖手段,通过放流、底播、移植等各种类型渔业资源增殖措施,提高渔业资源生产能力,改善渔业资源种群结构和质量,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10年间,增殖放流苗种已经超过65亿单位,增殖放流政策为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注入了无限活力。”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负责人说。
据介绍,今年,我市以选择和安排自然条件优越、工作基础较好、技术比较成熟,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的项目为原则,结合我市实际,在增殖放流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魁蚶、海蜇、三疣梭子蟹、牙鲆、黑鲷、黄盖鲽、许氏平鲉等传统放流品种的基础上,又申报了黑鲪以及城市水系淡水鱼等品种,放流品种达15个。为促进威海市休闲渔业的发展,我市今年增殖放流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小石岛、双岛湾、刘公岛等海钓基地,为休闲渔业打造基础。
增殖放流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渔民。“如果没有增殖放流,就不会有这几年海蜇的丰收。”7月18日,在小石岛渔业码头增殖放流现场,渔民监督代表唐永平感慨地说,近年来,政府每年都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直接带动了近海的梭子蟹、海蜇等水生资源大丰收。“红皮海蜇价格比较贵,以前附近水域根本没有这种海蜇,增殖放流以后,红皮海蜇的捕捞比例达到了一半,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唐永平说。
数字最有说服力。以2013年为例,全市共回捕海蜇、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和鱼类等增殖放流水产品2.6万吨,实现产值6.33亿元、利润3.9亿元,回捕总产量和总产值均创历史新高,直接受益渔民4.7万人,人均增收8300元。
通过持续放流,威海市近海一些濒临灭绝的品种如泥蚶、松江鲈鱼等都得到较好的保护和恢复,部分近海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得到明显补充。以往难以形成渔汛的品种如中国对虾、梭子蟹、海蜇等,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汛情,捕捞产量连年上升。此外,增殖放流还维护了海洋生态平衡,抑制了浮游生物过快繁殖,降低了赤潮等海洋灾害的发生频率。目前,全市渔业水域水质保持良好,全部达到二类水质以上,大部分水域达到一类标准。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海洋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