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水产业病害频发,已经司空见惯,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没有最大,只有更大”,但可悲的是,每到病害蔓延的时候,整个行业充斥的,似乎只有哀叹和无力。
病害的防治是一个老话题,若论解决之道,实用的技术无疑是首选项,可是我们的技术从哪里来?相信很难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国内有为数众多的科研院所,有数不清的带各种头衔的专家,但这个本应是科研技术最强大的来源,却显得力气不足。以罗非鱼链球菌病为例,从2009年前后暴发至今,科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各种课题和资金支持只多不少,但在现实中病情依旧猖獗。
对此有人非常不屑,投入那么多资源和人力,依然不见有效的方法,也有人表示理解, 现在的病害都是综合性的复杂症状,科学研究需要必经的一个过程。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科研领域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部分的科研,偏重理论研究而实践意义不足,很多的研究成果,往往偏重理论价值,甚至只有资料积累的作用,而无法应用于生产。在今年6月新会举办的一场养虾业论坛上,就有学者提出,我 国对虾养殖,一个流行病接着一个流行病,这些流行病是我们治好的,还是随着养殖模式的 改变而消失的?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曾经有一位研究水产品加工的老师说,在学术领域,像水产品加工这样的生产性学科 “并不吃香”,获得重要课题的机会很少。也有一位博士出身的科研人员也提出,很多所谓的“创新”,都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并没有多少实践意义。例如有人发明了菜刀,可以切西瓜,后来的人就用来切黄瓜、切白菜、切冬瓜......而很少人去关注切来干什么用,该怎样切才最好。产学研几个领域脱节之严重,可见一斑,随着国家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这种情况 有所改善,但是学术界仍缺乏大的改观。
病害丛生,带来的影响必定是广泛的,饲料企业自不待言,鱼虾难养了,只能减少饲料 用量,如果到了失去信心的地步,后果必定是煎熬的。早年的对虾白斑病毒重创行业,使对 虾年产量从20多万吨巨跌至6万吨,如果放在现在,必定是一场灾难。
是否可以把希望寄托给行业呢?对于药品企业来说,病害增加的直接效应,就是拉动销 量,但是一旦病害蔓延并变得难以治愈,药企面临的损失同样不可忽视。而且,众所周知, 药物的研发创新是一个艰巨、耗时长的工作,再加上我国行业和市场很不健全,企业行为的研发几乎无法带来收益,很多所谓新产品,都是新瓶装老酒,没有持久的生命力。
怎样避免发生病害,是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很多企业也从一线总结出了多种养殖模式。目前主流科研领域还不能和生产完全对接,在这样的形势下,这种来自一线的经验, 不失为最有价值的手段。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养殖模式,都离不开清塘、养水、护底,控制合理 养殖量,保持良好水环境等基本理念。其实回想一下,这些基本的措施,甚至在十几年前的 教科书上,都能够找到,而往往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成为了决定养殖是否成功的关键因 素。也难怪有人说,现在养虾成功的,大多数是两类人:一是什么都不懂的新人,谨小慎微 按照养殖规范来做,二就是经验老道、实践丰富的“土专家”,绝大部分一知半解、只求撞大运的,一般都以失败收场。
还是那句老话,病害的蔓延,是多年积累的问题的集中体现,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全局 性的改变。既然所有人都不能独善其身,那么,从自己应有的职责做起,摒弃各种蒙骗、借势、投机和炒作的想法,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不失为解决行业顽疾的进取之道。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