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蓝色海洋挚起山东省产业发展“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4/6/26 9:49:22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编辑:罗诗吟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人类向海洋广度、深度大规模进军的新时代。今年2月份,山东省提出建设“海上粮仓”, 这一创新性战略举措是进入海洋开发浪潮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人类向海洋广度、深度大规模进军的新时代。今年2月份,山东省提出建设“海上粮仓”, 这一创新性战略举措是进入海洋开发浪潮新的历史时期、在“蓝区战略”背景下,适应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山东省将“海上粮仓”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推进和实施,蓝色海洋挚起山东发展新高地。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人类向海洋广度、深度大规模进军的新时代。今年2月份,山东省提出建设“海上粮仓”, 这一创新性战略举措是进入海洋开发浪潮新的历史时期、在“蓝区战略”背景下,适应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山东省将“海上粮仓”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推进和实施,蓝色海洋挚起山东发展新高地。

文/方雨

山东是海洋大省,处于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海经济圈交汇处,海洋区位优越,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深厚。2011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新世纪[5.02% 资金 研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破题之作。山东迎来发展大好机遇.

2012年,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获批并启动建设,成为我国以及山东科学利用开发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成为链接全球海洋科研资源的创新平台。

201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超1万亿元,占全省GDP的18%。让人倍感这片蓝色国土的可贵。改变传统用海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使用好海域,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极为重要,作为海域使用的主管部门——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各项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

集中集约创新模式形成

“9大10小”用海格局

集中集约用海模式是山东首创,是在寻求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结合点和平衡点之后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促进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理念。通过集中集约用海,可以实现对岸线和海域资源的最少占用、促进海洋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推进海陆统筹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尤其是生态敏感区的蚕食性破坏,并修复整治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自2007年以来先后组织海洋地质、海洋水动力、城市规划、港口航运、海洋区域经济等十几个学科的权威专家、知名学者100多人次,沿山东半岛进行全线实地踏勘,召开了20余次专题座谈会、研讨会、论证会。山东经过多年反复调研论证,在严格保护、禁止开发生态敏感区域的前提下,形成山东“9大10小”集中集约用海规划区。

9个“大集中”用海区分别为:海州湾北部临港产业聚集区、董家口港口物流产业聚集区、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前岛高端制造业聚集区、龙口湾临港高端制造业聚集区、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聚集区、潍坊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东营滨海新区、滨州临港产业聚集区。

10个“小集中”用海区分别为:石臼湾海洋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凤凰岛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海阳临港产业聚集区、乳山湾临港产业聚集区、威海泊于海洋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烟台东部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套子湾临港产业及旅游文化聚集区、蓬莱西海岸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莱州临港产业聚集区、东营临港产业聚集区。 

日前,随着烟台套子湾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用海规划的获批,山东省已有8个集中集约用海规划获批实施,建设用海面积达124平方公里,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和。

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实施集中集约用海,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海洋资源”。这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为集中集约用海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证。集中集约创新性用海模式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用海新模式,践行了国家海洋局对海域资源开发利用提出的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和依法用海的理念,体现了用海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海洋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效保证了山东“蓝黄”两区建设新空间。

海洋生态保护打造最美海岸线

山东海岸线岸礁嶙峋、沙净水清、海滩柔软,被称为北方最美的海岸线,被国际友人誉为“东北亚不可多得的黄金海岸”。 

威海被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其空气新鲜得有欲被人打包购买的美赞。荣城海驴岛的生态环境被赞为“天赐之恩”

山东日照有人这样描述:站在船上,回望海岸线,第一条线是蓝线:碧蓝大海;第二条线是金线:金色沙滩;第三条线是绿线:绿景植被;第四条线是错落起伏的城市天际线。

青岛的清新明朗、烟台的金沙碧浪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山东海岸线上这一幅幅迷人的画面仅是一点带面地描摹出北方最美海岸线,诠释了山东省最给力的海洋生态保护措施。

山东省率先在全国启动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并多次组织专家对海岸线生态保护建设进行反复论证、科学规划,确定以威海、日照、长岛3个市县作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首批试点;青岛黄岛区、崂山区等10个县(市、区)为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首批试点。并与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环保厅四家联合命名。

2012年12月,山东省政府在东营召开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动员大会,对10个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进行授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由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层面,在全省沿海全面展开。

2013年2月,国家海洋局批复山东省威海、长岛、日照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同年底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实施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建立实施了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划定禁止开发区23个,限制开发区50个,红线区总面积6534平方公里,占全省管辖渤海海域总面积的40.05%。此举将极大地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山东省率先在全国出台海洋生态赔偿补偿办法。凡是在山东省管辖海域内,发生海洋污染事故、违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等行为导致海洋生态损害的,以及实施海洋工程、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倾废等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改变的,应当缴纳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和海洋生态损失补偿费。

该办法的出台,有效地遏制海洋过度开发、整治和恢复海洋生态自然环境。

2013年,山东省海洋增殖放流活动投入3.37亿元修复渔业资源;日照市海岸带整治修复投入20余亿元;今年6月份,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与山东省财政厅对省级海域使用金及海洋生态损失补偿费支出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给出了通知,有效保障了此项工作的大力推进。进入2014年,山东以人工鱼礁为依托,渔业与旅游紧密结合,打造15处休闲海钓示范基地,积极探索传统渔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目前,每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已实现生产化;每年在近海实施休渔,已成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力求实现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海洋资源科学利用、海洋生态持续良好、海洋生态理念普及、海洋管理科学有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综合保护海洋环境的新格局。

现代渔业园区缔造“海上粮仓”

山东省委、省政府曾提出,要像建设各类经济园区一样建设现代渔业园区。2013年底,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国发[2013]11号文件促进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又一次把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放到一个重要位置。

今年2月份,山东省政府召开“海上粮仓”建设战略专家论证会,将“海上粮仓”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型渔业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说明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的重要性。

2012年,山东现代渔业园区创建已全面启动,实施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建设是传统渔业的一次革命,是以园区为载体和平台,形成科技研发、品牌打造和产业壮大为一体,培育综合实力较强的现代渔业企业迅速崛起,实现渔业生产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更加统一,并卓有成效。

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海参养殖企业的董事长宁超峰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是连片生长野生碱蓬的荒滩,还有零星散布的少量虾池。政府研究确定了“循环利用海水资源、高效生态开发滩涂”的现代渔业之路,才有了他今天的海参养殖企业并前景广阔。

莱州明波综合园区,将网箱养殖与循环水养殖相结合,创建了名贵鱼类的“海陆接力”养殖模式,形成了渔业自主创新的先导区。

东方海洋[0.65% 资金 研报]现代渔业园区通过与中科院海洋所合作,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国内首家试水三文鱼工厂化养殖,并解决了运输环节、终端环节的暂养、保鲜等难题。

“威海刺参”以8家、24家和39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参加展会、赞助赛事、聘请代言人、进行媒体宣传、电子商务等方式,打造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品牌。设立海珍品品牌推介资金,对省以上名牌产品和在外地开办专卖店的企业发放奖励500多万元,充分调动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

目前,山东省已规划出万亩以上的园区103处,20万亩以上的10处,10万-20万亩的15处;已建成万亩以上的标准化生态养殖园区和基地50多处,其中10万亩以上的7处,5万-10万亩的7处。

在发展目标上,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守信表示,力争到2015年,山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渔业增加值占全省大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0元。到2020年山东省率先形成生产发展、生态文明、设施先进、产品安全、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海上粮仓”蓄势而立。 

远洋渔业拓出现代渔业新空间

20多年前,山东省远洋捕捞在西非冈比亚海域撒下第一网,当时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从此山东远洋捕捞业在全国一直领先。20多年后的今天,山东远洋渔业产业已从单一捕捞向以捕捞-储运-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转变。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系叶振江副教授认为,发展远洋捕捞产业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山东在远海作业区域科学规划已涉及太平洋[0.16% 资金 研报]、印度洋、大西洋[-0.13% 资金 研报]公海及摩洛哥、加纳、印尼等17个国家的管辖海域。并成功实施了库克群岛专属经济区金枪鱼资源探捕项目,常温金枪鱼作业渔场从中西部太平洋拓展到东太平洋公海;通过参与西非、东南亚和南太岛国等区域性渔业经济合作体系,获得了更多数量的入渔许可;赴斯里兰卡、利比里亚、毛里求斯、印尼等国海域的生产项目已顺利实施。

青岛远洋渔业起步早、具规模,由此青岛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意见》,研究拟定了《远洋渔业安全生产意见》,将实施远洋渔业培育工程列入全市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青岛市对新建远洋渔船给予渔船总造价20%,对落户青岛的外地远洋渔业企业,远洋渔船达5艘以上的,一次性给以300万元的补助。

2012年以来,山东获得国家和省级财政支持我省远洋渔业扶持资金近12亿元,其中,国家发改委海洋渔船更新改造补助资金11.3亿元,占全国的26.5%,使186艘远洋渔船受益。

目前,具有农业部远洋渔业资格企业达到29家,约占全国五分之一;远洋渔船343 艘,总功率28.1万千瓦,2014年上半年将达到420余艘;近3年山东省远洋渔业总产量年均都在10万吨以上,年均产值超过了15亿元。远洋渔业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第二位。 

山东远洋捕捞产业链条更加完善。2012年10月14日,国内首艘按照国际标准建造的新型远洋渔业捕捞船77米秋刀鱼/鱿鱼钓船在烟台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整船出坞。这是山东引进台湾先进技术建造的一条标志性远洋渔船,从船型设计、建造到船舶操纵、捕捞加工作业等实现了全方位技术提升,多个关键技术都填补国内空白,在国内远洋渔船作业中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目前,中水烟台公司自行建造的第四对大型远洋专业鱿钓船已奔赴阿根廷渔场。捕得着、运得回,威海赤山集团获批了2艘2000吨位运输船的建造资格,自建运输船只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商务部先后批准山东省5家渔业企业在印尼、斯里兰卡、利比里亚、斐济等国设立境外投资企业。山东省建造11艘2000~3000吨级冷藏运输船已获农业部批准。威海赤山集团建成了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10万吨鱿鱼精深加工基地。鱿鱼、金枪鱼、秋刀鱼等主导品种已形成产业化规模。山东省超低温储存能力达到3.5万吨,占全国70%以上。山东省远洋捕捞业走向强大的历史时期。

蔚蓝色的海洋、蔚蓝色的深情。

“蓝色海洋、蓝区战略”已成为山东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之一。

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成为伸向大海远方的一个平台,为以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现代海洋服务业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与世界作了很好的链接,山东独有的区域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已是“近水楼台”。山东经济发展走向海洋、走向深蓝……
编辑:罗诗吟 访问人次:1945 关键字:渔船,渔业,捕捞,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