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等着看吧,今年中秋节会场蟹子又会丰收了。”昨天,崂山渔民梁歌笑着说。当天,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在仰口湾放流600万尾梭子蟹苗,今天还将有1.25亿尾虾苗放流,这也是历年来崂山区最大规模的一次放流行动。
稻谷糠保护蟹苗入海
昨天上午,记者驱车赶到了王哥庄街道的秦家土寨社区,在一处育苗场里,记者见到了即将要被放流的梭子蟹苗,这些梭子蟹苗被混在湿漉漉的稻谷糠里,正在来回爬动着,蟹子苗有指甲盖大小,育苗场的工人说,这些苗有0.6到0.8毫米大小,生长了一个月了。随后,工人把梭子蟹苗连同稻谷糠一起被装到一个塑料袋里里,塑料袋里要充入氧气,每一个塑料袋里有6000多尾蟹苗,当天要放流的梭子蟹苗有600万尾。
“不要小看这些稻谷糠,它们可是蟹苗的保护神,梭子蟹好斗,要是直接混在一起,很容易造成死亡,稻谷糠是用海水泡过的,梭子蟹混在稻谷糠里不会残杀,糠里的空隙可以让梭子蟹呼吸氧气,要是长途运输的话,还要往里面加冰块。”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高级工程师孟繁林说,这些梭子蟹苗要全部送到仰口湾放流。
三个月后长到半斤
“现在是禁渔期,这个时候增殖放流正是好时候,这些梭子蟹苗三个月后能长到半斤重,正好可以赶上中秋节。”孟繁林在车上说,这次他们选择在仰口湾放流,是考虑到那边海域很适合梭子蟹苗生长,海水温度适合,饵料也比较丰富。
附近的很多渔民已经早早地在仰口码头等待,渔民们七手八脚地把成袋的梭子蟹苗装在一条渔船上,袋装的梭子蟹苗在船上堆积成了小山。渔船从码头出发,在行驶到离岸边四五百米后,渔民们解开塑料袋子,把袋里的稻谷糠和梭子蟹苗一同投入大海。记者看到,稻谷糠入海后漂浮在海面,而蟹苗却很快地落入海水深处。当天放流的渔民都很高兴,“这就像是种地一样,种得多了,等着秋天才能有好收成。”一位渔民说。很快半个小时后,600万尾梭子蟹苗全部投入了大海中。
“根据往年的经验看,这些梭子蟹苗能够成活一成,但是产出比却是一比十以上。有60万尾能长到半斤重,合计就是30万斤,按照去年的会场梭子蟹销售价格,每斤100元钱,这就是3000万元。”到岸后,孟繁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正好是休渔期,是最利于海洋生物生长的时期。蟹、虾都是经济物种,市场价值较高,回报率也较高。
首次放藻类当海底森林
“今年除了增殖放流规模大之外,还有两个新变化。”孟繁林说,今年省市区在崂山增殖放流方面的投入有500多万元,仅仅是崂山区财政投入就有200万元,除了当天增殖放流梭子蟹苗外,今天,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还将放流1.25亿尾虾苗。此前,我市在崂山区首次放流了15万尾的六线鱼,也就是市民俗称的“黄鱼”,“黄鱼是一种岩礁定居性鱼类,它们很恋家,在崂山近海放流后,就会在此安家,很适合垂钓。”
此外,今年秋天崂山区还将在会场湾海洋牧场放流裙带菜,用来给鱼虾建设一处海底森林,“我们会把带有裙带菜孢子的绳子投放到海中,裙带菜是当年生当年死,在成熟后会产生大量的孢子,两三年后就形成大面积的海底森林,从而为鱼虾蟹建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孟繁林介绍,后期海蜇、崂山红扇贝等也要投放,这些都会给当地渔民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
(记者陈勇通讯员王俊杰摄影报道)
放弃打工回来捕蟹
在昨天参与增殖放流的渔民中,来自崂山江家土寨的渔民梁歌很有代表性。记者向这群渔民询问,谁捕捞会场梭子蟹最有经验,大家伙把梁歌给选了出来。
“我断断续续捕捞梭子蟹有15年了,中间有3年时间外出打工了,最近5年才重新开始捕捞梭子蟹。”现年48岁的梁歌说,前些年随着捕捞的梭子蟹越来越少,村里捕蟹的渔民纷纷改行,从原先的30多户减少到了七八户,自己只好外出打打零工,一年挣两三万元钱。“后来,就在仰口湾里放流梭子蟹苗,大家捞上来的虾蟹鱼越来越多,我跟其他村民一样,又重新拾起原先的渔网,重新捞蟹子。”昨天,梁歌说,现在村里的渔民又增加到了30多户。
“放流蟹子效果最明显,它们基本上不离开这里,放流这些年来,我打上来的虾蟹越来越多,从原先的10多斤,到现在上百斤,这些年随着会场梭子蟹名气越来越大,秋天开捕后两个月就能赚个七八万元,顶上以前打两年工的收入了。”在放流结束后,梁歌很有底气地跟记者说,今年秋天会场梭子蟹肯定会迎来大丰收。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