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一格一格的水池中,千姿百态的金鱼游弋着,或红白相间,或黑白搭配,或额头鼓起,或尾翼伸展。这是记者近日在闽侯县南通镇古城村看到的景象。
这些不是市场上常见的普通金鱼,而是福州出产的独特品种—兰寿,一条可以卖数百、数千乃至数万元。
在中国高端金鱼出口总量中,福州金鱼占据90%以上的份额。2013年,中国渔业协会命名福州市为“中国金鱼之都”。
不过,“墙内开花墙外香”,福州本地人却少有知道福州金鱼名气的。
近年来,福州市大力实施金鱼产业发展“十大工程”,品牌及形象提升、品种保育、产业链延伸等正在深入推进。
残酷淘汰 换来高端品质
福州素有养殖金鱼的传统,过去大多分布在鼓楼、仓山一带。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养殖场陆续迁往闽侯县南通、南屿以及长乐市等地。目前,福州有金鱼养殖场60多家,其中,闽侯县占一半以上,南通镇古城村、洲头村等都是重要的集聚地。
搬迁带来的不仅是广阔空间,更是养殖方式的革新。很多养殖户弃用传统的土质水塘,改用水泥砌池子、引溪水并循环使用的方式。“可以控制水质,给金鱼好的生态环境,虽然每亩投入增加十多万元,但效益更好。”福州市金鱼协会会长、南通洲头观赏鱼养殖场总经理李永杰说。
品种更新、提升也同步进行。这是通过“残酷淘汰法”得来的。鱼苗稍长大点,首先淘汰长歪的、尾巴分叉的;接下去按照颜色进行淘汰,纯红色或白色的不要,要红白相间的;再大点,淘汰畸形的;最后,挑选身长适中的,90厘米左右最好 。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