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近年,南美白对虾越来越难养已是不争的事实,连年的低收成,让对虾行业陷入了全局性的危机,不少养殖户养殖失败、血本无归,经销商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当养殖终端没有资金回流时,经销商和养殖户这种以人情筑起的信誉堡垒就会土崩瓦解,导致亲戚朋友翻脸,甚至对簿公堂。
而今已经步入初夏,水产养殖旺季即将来临,又到了各饲企催收预付款的时间。然而,养殖境况差、病害频发,养殖户资金并不充裕,资金的重担再一次压向了经销商。
据《农财宝典》记者调查了解,截止5月初,饲企在广东、广西两地收取的对虾饲料预付款同比2013年下降5-6成,江门台山地甚至只有去年的3成左右,预付款资金额度的下滑速度明显。
在综合养殖、饲料环境下,养殖不景气,是导致企业预付款难收的根本原因。近两年,对虾养殖业接连遭受病害痛击,大部分主养区只有3成左右的成功率,导致不少养户资金出现困难。因此,养户对自己的资金管理越来越慎重。
此外,由于今年初暴雨天气的影响以及养殖情况不乐观,养殖户心态趋向理性,大部分养户等到天气稳定后才投苗。因此,今年整个华南地区的投苗几乎都比以往延迟了一个月左右。投苗迟,自然也影响虾农打预付款的进度。
为减轻资金压力、开拓更多的利润来源,近年,不少经销商与亲戚朋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启合股养虾模式。
案例一:
10年前,黄福兴的父亲就开始做饲料经销,随着行业的发展、客户的需求,就自然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业务经营涉及虾苗、饲料、渔药。
2013年,黄福兴的饲料销售在1000吨左右,虾苗销量1亿尾。今年他开始跟朋友合股养虾,黄福兴提供技术,合股人负责实际操作,利润协商分配,订立合同,暂时合股虾塘的面积在40亩左右。“合股养虾既是我投资盈利的一个项目,也起到示范户的作用,能扩大产品销量。”
黄福兴认为水产养殖最大的风险就是资金回笼的问题,目前养虾的成功率很低,未来他也希望能够做到跟客户签合同,按照合同办事,从而保护自己。此外,黄福兴也因为业务太多,管理有点力不从心,经常送货要送到晚上10点,他感叹好的合作伙伴也比较难找。
案例二:
由于对虾养殖的风险高,资金要求大。在海南有的人有大塘,但是缺乏改造的资金,有的人有技术缺乏资金,有的人有资金但不懂水产养殖,而合股养虾正好把各块的资源整合在一起。
海南省琼海市长坡镇陈奕存从2013年年底开始了合股养虾。 “我们四个股东,平均出资,利润平分。”陈奕存介绍,目前合股池塘的面积在一百亩左右,大家每人都出一样的钱,在此基础上,有罗非鱼塘的出塘,有人管理,有人提供饲料,渔药。这些塘租,管理人工费,饲料渔药费都当做管理费用从合股的资金中扣除。陈奕存表示“有了其他人的合股,我们的风险减少了!压力也没那么大。”
案例三:
漳浦的经销商销量普遍不大,年饲料销量大部分是500 —600吨,上千吨的很少。而且经销商一般都只在一条村内做经销,很少在整个镇范围内做。经销商的客户大多数是亲戚朋友或同村的养殖户。
当地饲料经销基本是全赊,早年,养殖成功率高的时候,资金回流正常,问题并没有暴露,但随着养虾成功率越来越低,资金回流也越来越难,这让经销商在对虾养殖业低迷的当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饲料厂为了鼓励经销商现金拉货,也会有20%-50%不等的资金支持力度。
由于具有一定的资金优势,并且有饲料厂资金的支持,经销商入股当地的高位池很常见。“近两年对虾池养殖效益好,与亲戚朋友共同出资开发了50多亩高位池,自己股份约占40%.”漳浦县深土镇南境村经销商陈德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经销商参股的,饲料肯定由经销商提供。”陈德太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其年饲料销量约800 吨,其中100 吨左右为自己或与朋友共同出资的池塘所用。
案例四:
在漳浦还有另外一种入股模式,那就是“债转股”。由于当地饲料经销基本是全赊,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经销商的销量是500 吨,按当前虾料平均出厂价7600元/ 吨,他的销售收入为380 万元,但在收虾之前,这个经销商至少有200 万元饲料款被养殖户欠着。
“每年至少有10% 以上饲料款是收不回来的,只能用自己的钱跟饲料厂结账。”对于养殖失败的养殖户,经销商第二年只能继续赊饲料款,争取一次性把钱收回来。
但对虾养殖的不保障性导致了养殖连年失败,养殖户没有钱偿还虾料款,经销商不得已只能以养殖户所欠虾料款入股,共同开发高位池,这算是被动入股。
从经营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主动经营还是被动入股,合股养虾是经销商减少资金风险、开拓利润来源的一个新思路。经销商以技术和部分资金使自己和养殖户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对于陷入困境的经销商和养殖户来说,从短期来看,不失为一个好出路。
已经按照这种模式经营了一年多的福建漳浦经销商陈德太告诉《农财宝典》记者,这种模式的关键点一定要自己管理技术。“技术是这种模式是否能盈利的核心。”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提出,经销商投资养虾的做法显然是不具备长期的准备和思考,更多的是一种投资行为,有的是迫于资金压力急于寻求新的利润来源;有的是被好行情驱使,为追逐更高的利润。既然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这就对经销商投资评价和风险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这两点控制不好,那风险将更大。或许也将导致“闪婚”继而“闪离”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