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近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了《千奇百怪的水中精灵》,其中重点介绍了湛江红树林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中国鲎”。记者了解到,我市重视对鲎的保护,已建有三个鲎自然保护区。目前,全市建立各种海洋与渔业类型自然保护区20个,面积达18万公顷,占我市管辖海域面积的9%。湛江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神奇的“活化石”引发关注
5月9日上午,新浪加V认证的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的官方微博——@CCTV-走遍中国图文并茂地发出节目讯息,引起湛江广大网友的关注、转发和热议。《千奇百怪的水中精灵》节目中出现的湛江红树林和生活在其中的“中国鲎”等镜头引起关注。专家现场分析,鲎这种“活化石”动物对生存环境和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所以证明湛江生态环境非常好。
其实,这不是央视第一次关注湛江红树林和生活在其中的“中国鲎”了。去年8月3日,《走遍中国》展播《美丽中国湿地行》,第三集为《鲎迹寻踪》,片中集中体现了湛江红树林的美丽以及鲎这个古老物种的奇特。
捕捞过度导致鲎数量减少
据悉,鲎在4亿多年前就已经存在,漫长的进化过程让鲎形成了自己的生物特征,具备了别的物种所没有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鲎试剂的开发及鲎甲壳素的利用,加上部分地区人民不懂得保护鲎,鲎的数量急剧减少。现在,我国许多海域已很难发现中国鲎,仅在湛江以南的南海海域有大群体的中国鲎和圆尾鲎存在,但数目也大为减少。
据有关海洋调查报告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前,整个北部湾,成熟的鲎个体每年可达60-70万对,那时在北部湾沿海随处都可见到鲎。但是到2000年左右,北部湾的鲎成熟个体每年已不到30万对,现在的数量估计更少。目前,中国的鲎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的海南、北部湾及粤西一带海域,占中国总蕴藏量的95%以上。而中国鲎资源,占世界总蕴藏量的95%以上。
专家提醒,市民往往分不清中国鲎和圆尾鲎,如果误食了剧毒的圆尾鲎,很容易有生命危险。
我市建有3个鲎自然保护区
湛江海域目前鲎的生存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廖永岩教授。廖永岩是研究鲎的权威专家,他为湛江保护鲎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据廖教授介绍,全世界一共有4种鲎,中国有其中两种,这两种在湛江海域都有分布,分别为中国鲎和圆尾鲎。
湛江海域作为鲎的主要栖息地,很早就意识到保护鲎的重要性,设立了三个自然保护区。遂溪草潭海域的中国鲎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9月7日设立,是我国第一个鲎自然保护区。2001年,在徐闻县外罗海域建立圆尾鲎自然保护区。2003年11月,又建立了南三岛鲎类自然保护区,级别为县级,主要保护珍稀濒危的中国鲎和圆尾鲎等鲎类品种。另外,在硇洲岛上还有鲎幼苗培育基地,每年向大海放生10万尾鲎幼苗。
以遂溪草潭海域的中国鲎自然保护区为例,总面积达1000公顷,保护区海域有经济鱼类、头足类、甲壳类、藻类、红树林等浮游植物、动物,形成一个完整的海洋生物生态系统。保护区海域有中国鲎、技角类虫、挠足类虫、贝类、鱼类和各种藻类。
海洋环境优良 适合鲎生活繁衍
目前湛江及附近海域是中国鲎分布最多的海区,也是地球上仅存的中国鲎聚集的栖息地。中国鲎每年的11月至翌年4月初在深水区越冬,6至8月是产卵季节,潮汐高时,母鲎即在沿海沙滩上产卵,把卵埋在沙滩中。遂溪沿海是中国鲎产卵、孵化的天然场所,每年的3月至5月,沿岸滩涂上的中国鲎,鲎体从1厘米至8厘米的圴有分布,且数量多。据抽查,5至9月密集时,每平方米多达6-12只鲎,而遂溪的中国鲎自然保护区便是比较集中的海域。每到鲎上岸产卵的季节,海洋渔业部门都会加强巡逻和宣传,劝告附近渔民不要伤害鲎。
我市三个鲎自然保护区远离市区,地处偏僻,工业较少,海洋环境优良,适合鲎生活繁衍。近些年,个别渔民受利益驱使开展非法养殖,渔排网具和饲料药品会影响水质,对鲎的生活造成干扰。当发现有非法养殖情况出现,渔政部门会及时劝说渔民,尽早把渔排网具拆除,为海洋生物保留优良生存环境。
我市海洋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省首位
我市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243公里,占全省海岸线46%,海域总面积110.52万公顷,6米等深线以内海域约29.4万公顷,滩涂面积约9.9公顷,占全国的5%、全省的48%,海域辽阔,海洋生物种类多样。据调查资料介绍,湛江沿岸海域共记录到生物种类多达2000多种,其中属珍贵保护的水生生物物种众多,湛江还拥有全省乃至全国保存最完好的红树林、珊瑚礁和海底草场三大海洋生态系统。
为保护珍稀海洋生物,我市海洋与渔业部门不断加强海洋珍贵资源环境的保护管理,2005年,设立湛江市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建立了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基地,加强保护区管理。近年来,我市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全市建立各种类型的海洋与渔业类型自然保护区20个,面积达18万公顷,占我市管辖海域面积的9%,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个数,均居全省首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区2个、国家级海洋公园2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市级保护区3个、县级保护区12个。保护对象有中华白海豚、儒艮、白蝶贝、文昌鱼、中国鲎、圆尾鲎等国家、省级保护动物和地方特色品种,珊瑚礁、海底草场等海洋生态系统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据统计,保护区成立后,共救护绿海龟255只、中国鲎1545只,抢救了一大批海豚、斑海豹等国家级保护动物。近几年,我市持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行动,共放流海水优质鱼苗479万尾、对虾苗2731万尾、贝苗440万尾、海龟136只、中国鲎15万只。连续三年举办“休渔放生节”主题活动,广泛发动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在电视和报纸发布救护水生野生动物新闻报道,开展水生动物宣传活动,印制宣传书籍2000本、宣传资料3000份。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