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高埗,一栋民居被改成饲养龟的温室,一名男子正为龟池进行换水。
在养龟这项集兴趣与投资于一体的事情上,钻研8年时光后,高埗小伙莫枢伟并不满足于手里已养殖的3000多只石金钱龟(以下简称“石龟”)。最近,他正盘算着把家里的一栋出租楼收回来,用于扩大养殖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在东莞,类似莫枢伟这样的龟类养殖户已经超过3万户,年产值已超过70亿元。除却兴趣使然及看重龟本身的多重价值,激励人们对养龟趋之若鹜无疑是最近5年来持续水涨船高的龟价。在行业内部的普遍看好种苗保留的背景下,多个品种龟苗身价,在过去5年内普遍上涨了二至三倍。
金融危机后的意外火热
回顾东莞的龟类养殖,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初。彼时,香港是世界龟业主要养殖生产和消费集中地,因为和香港比邻,且较早承接港资企业的产业转移,东莞发展龟类养殖在珠三角地区起步较早,但养龟多以业余爱好、用于观赏为主。
有着超过30年龟类养殖经验的黄明(化名)算得上是东莞第一批专业养龟人。1983年,还是一名国家公务员的黄明在工作中首次接触到龟类养殖,当时,家庭养龟是龟类养殖的主导模式,他就在自己家里利用闲置的阳台、天台和房间尝试养龟,其中主要养殖金钱龟。
在长期的朝夕相处中,黄明逐渐认识到金钱龟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习性,知道了金钱龟野生龟驯养、亲本选育、苗育繁育和成品龟养殖等主要生产环节上要注意的事项,并掌握了龟饲料投喂、病害防治以及日常管理等关键技术。随着养龟经验的积累,黄明将金钱龟养殖技术和模式推广到其他诸如石龟、眼斑水龟和平胸龟等龟类品种养殖上,实现了龟类养殖品种、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
尽管东莞的龟类养殖历史已有超过30个年头,可直到国际金融危机前,受养殖技术瓶颈迟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龟的多重价值尚未获得广泛认知等因素制约,养龟仍旧属于少数人从事的行业。
作为全国龟鳖产业专家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顾博贤对那一阶段的印象颇为深刻。2004年,顾博贤曾来到广东推广黄缘盒龟养殖,但却被当地群众以难养活为由拒之门外。同一年,东莞一名本土居民“饮头啖汤”,从外地引进1000只黄缘盒龟苗进行仿野生养殖,最终因缺乏养殖经验,未能给龟苗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而全军覆没,血本无归。
意外的转机出现在2009年。其时,正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东莞实体经济尚未复苏,不少企业主开始盘算着产业转型,而恰巧在当时,人们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摸清了各类龟品种的生活习性,有关龟类养殖成活率低、死亡率高、产蛋率低等瓶颈逐个得以突破,加之人们对龟类养殖的价值认可逐步提高,一些企业主开始投身加入到养龟这一行当,动辄投资上千万元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开始在东莞出现。
在东莞市龟业研究会会长袁进求看来,这一现象又带动了大量家庭散户参与其中,使得东莞的龟市在最近数年持续红火,如今已发展成为以金钱龟、石龟、黄缘盒龟养殖为主、多品种龟养殖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养殖人员也从早期的以农村养殖为主转变为由工厂企业主、商人、下岗工人、在职公务员、退休干部等构成的多层次结构。
“他们当中既有利用自家楼顶进行家庭养殖的,又有利用原先的工厂厂房经过改造,进行规模化养殖的,也有租用农田进行生态养殖的。”袁进求介绍说。
养龟致富的吸引力
“我家里养了100只石龟,其中一些自从冬眠过后就不进食,看尾巴也没有得肠胃病的症状。现在重量不增反减,我该怎么办?”
5月9日上午,一月一度的东莞市龟业研究会技术交流会在东莞市区一家酒楼如期举行,来自东城温塘的一名养殖户在会后走到技术咨询台前,希望研究会能够帮其摆脱眼下的困境。
在得知来意后,现场的技术指导人员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建议养殖户先回家将不进食的石龟泡在含有葡萄糖的水中,以确保基本的营养供给,再重新检查一下是否按照石龟的生长习性,创造适合的仿野生养殖环境,如将温度控制在28度至30度之间等等。
事实上,自从2013年成立以来,龟业研究会不时地都会收到来自养殖户的各种咨询及求助,为此研究会决定固定举办月度交流会,与养殖户之间的沟通与互助搭建平台,并通过网站、微信等为养殖户搭建销售渠道及平台。
龟市的火爆从月度交流会参与人群的变化足以管窥。据一名资深理事透露,月度交流会以喝早茶的形式进行,起初,月度交流会对所有人开放,不少会员还会拖家带口地来参加,即便不是会员也可以前往旁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研究会的成员呈现几何数增加,为此主办方不得不给每位成员发证,要求凭证才能入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龟类养殖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养龟总数量超过6000万只,年产量约10万吨,年产值保守估计超过70亿元。
“我们估算过,养龟每平方米的产值最高可达到10万元,而且养龟的技术门槛低,大家对龟身上的价值越来越认可,自然就有越来越多人想进来。”谈及东莞龟市的火爆,袁进求并不避讳龟价持续走高对人们选择龟类养殖的吸引力。
以在东莞养殖较为广泛的金钱龟和石龟为例,2009年,金钱龟龟苗价格为每只1.2万元至2.3万元,石龟龟苗价格为每只150元;到了2013年,金钱龟龟苗价格已上涨至每只2万元至3.8万元,石龟龟苗价格也上涨至每只550元,相当于5年时间价格翻了好几倍。
高增速的价格上涨意味着高利润。常年在各地授课的顾博贤就曾接触过茂名电白县一名有着丰富养龟经验的退休老教师。2012年年中,该名老教师让其在大城市上班的儿子回到家乡购买1000个石龟龟苗,在父亲的指导下进行养殖创业。到了2013年夏天,该批龟苗长大卖出后净赚约40万元,老教师的儿子从而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东莞,同样有养殖户将一只年龄在10多岁,体重约七八斤的金钱龟卖出每只180万元的最高价。
大户定价引发的震荡
尽管类似的创富传奇在过去数年的龟类养殖界并非孤例,但养龟作为一种投资绝非没有风险。过去5年,龟价在一路走高的进程中也曾出现大幅下挫的情况。
由于龟类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未形成科学的市场定价机制,东莞的龟市价格在2011年前后一度出现较大的异常震荡。
2011年初,来自广东、广西两地的多名养龟大户负责人聚集在中山古镇召开年度定价会。会上,大家经讨论提出当年石龟龟苗参考价定为每只600元,期间来自茂名的养殖大户提出,必须将当年参考价提高至每只800元,否则绝不出货,这一价格与此前2010年300多元的年度收盘价相比,上调幅度超过100%。
据多名业内人士介绍,对于每只800元的定价,起初尚有部分养殖户进行交易,可此后坚持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市场普遍认为定价过高,开始不再为高价石龟龟苗买单,市场交易一下子陷入僵局。
直到当年9月份,石龟龟苗再次回落到300多元一只,全年价格高开低走,不仅给年初高价购买的养殖户造成损失,也对其他品种的龟类价格形成不良影响。
“这次价格震荡实质上是行业发展粗放化的体现,行业标准制定的缺乏,不仅仅局限在定价机制上,在良种培育上同样如此。”在顾博贤看来,发展养龟业和农业上其它项目一样,良种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一些养龟场的龟,由于长期近亲繁殖,几个品种混养一池,杂交分离,变异退化相当严重,有的名龟面目全非。在市场上,依靠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招摇过市,欺骗新入门投资者的情况时有发生。
顾博贤认为,除了科学定价机制的形成,目前东莞的养龟业应向安徽南陵等地区学习先进经验,急需解决好对不同品种良种龟建立标准认定体系,引导行业往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两种方向的可能
作为一个被广大养殖户视为朝阳产业的行业,龟类养殖与传统养殖业有所不同,其终端消费市场尚未全面开启,使得目前龟类养殖的销路主要依靠同行之间的交易,基本在养龟圈里面进行消化。这一发展模式也使得业内对行业发展方向有着不同的解读和期待。
“眼下最为关键问题是将养龟业向何处引导,是将种苗价格不断提升,以吸引更多的养龟者加入,还是将商品龟的市场拓展开来,采取龟文化宣传、龟营养价值分析等实际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商品龟的消费?方向不同,产生的结果相异。”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拓展商品龟市场促进消费不仅是养龟业终极目标,也是当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更多已踏入这一行业的人青睐另一种取向。以金钱龟举例说,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广东省拥有金钱龟种龟4万余只,当年繁育苗种1万余只,其中作为商品龟养殖2000只,作为种龟培育的有8000只。在他们看来,该组数据说明,大量苗种被作为储备亲本养起来,养龟业处于保种留种发展阶段,主要满足于生产性消费,因为龟类特性,该阶段还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而转型升级为批量或大规模商品养殖生产阶段仍遥遥无期。
东莞市龟业研究会会长袁进求便是上述观点的拥趸之一。在他看来,除了观赏价值,龟的商用及药用价值目前并未得到广泛认知及大规模开发,龟的价值尚有大量潜力可挖,短期内行业的发展仍将以保种留种为主。“龟价仍未抵达高位,还有上升空间,但需要加强行业引导和扶持,才能健康发展。”袁进求判断说。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