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蚬子是安徽阜南县曹集镇的名吃,被誉为“淮河鲍鱼”, 为曹集乃至阜南的一张名片。当地人说,如果你春天到曹集,没吃蚬子,等于没去曹集。
如今,这些令曹集人自豪的水产品却遭遇尴尬。因非法采沙泛滥,目前已基本没人在淮河曹集段捞蚬子,人们大老远去曹集吃的蚬子,实际是从河南固始县贩运来的。
“淮河鲍鱼”令曹集人引以为傲
曹集人习惯叫淮河里产的多种贝类为蚬子,蚬子的吃法很多,清蒸、红烧、煎烩。
改革开放前,群众生活水平低,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对于常见的蚬子,村民并不怎么待见,原因是村民不会加工,蚬子做出来不好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绿色天然食品,蚬子作为河鲜,深受食客追捧。作为淮河蚬子的主产地,曹集的厨师是烹饪蚬子的佼佼者。很多酒店专门请曹集厨师去烹饪蚬子。
当地群众作为捕捞和贩卖者,在蚬子的捕捞、交易和加工过程中,获得了不错的收入,更促进曹集餐饮业的发展。此外,在十多年前,曹集蚬子已销往江浙的高档酒店,与海鲜媲美。
近年来,每逢春天,去曹集吃蚬子,看淮河风光,总是城里人常说的话题。
特殊水下环境孕育美味贝类
很多去曹集吃河鲜的人,都想知道蚬子到底是什么?当地很多人也不清楚。
“群众所说的‘蚬’,中文名为橄榄蛏蚌,属瓣鳃纲、蚌目、蚌科。”市水产管理局渔政科科长丁图强说。橄榄蛏蚌在淮河阜南县王家坝段至颍上县王岗镇柳林孜村段均有分布。
王家坝是淮河上游和中游的交界点。淮河上游水流湍急,至王家坝进入中游后,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淀,水下地貌地质适合贝类生长,如橄榄蛏蚌等均在此安家。
随着淮河水质转好,曾一度消失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佛耳丽蚌,又出现在淮河及洪河河道内,还有猪耳丽蚌和背瘤丽蚌。其他鱼类的种群也得到恢复,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就在水产管理部门为淮河水生生物种群得到恢复而欣喜时,淮河非法采沙开始泛滥。
非法采沙危及淮河栖生物
淮河蜿蜒曲折,在曹集附近有两个小于45度的大转弯,形成一个巨大的“N”字。
在曹集集市南头一转弯处,沙场密布,如山的沙堆一个连着一个,共有近百个。沙堆旁的河道边,停舶有大量吸沙船,有的船正在往岸上卸沙子。
在阜南县城居住的李先生喜欢摄影,几年前他曾到曹集拍淮河风光,当时曹集非法采沙的不多,河边沙堆很少。他没想到,如今沙堆已堆满了河滩。
“吸沙船白天一般不吸沙,很多都是夜里偷偷吸,一船能装几百吨。”曹集镇任郢村村民说。
非法采沙主要是通过船头的吸沙管,从河底抽上水和砂石的混合物,通过过滤网后,颗粒大的鹅卵石和杂质被拦住,与河水一起被倾倒回淮河,而颗粒较细的河沙穿过过滤网后,落入船舱中。看似很简单,但对农田和堤坝损伤很大。
丁图强说,采沙除破坏河道外,对河底栖生物,特别是贝类危害非常大,河床被毁,贝类失去生息场所,贝类进食、繁殖均受到影响,这对贝类种群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同时,采沙增加了水体的悬浮颗粒,悬浮物,大量的有机质冲向下游,增加了水质的悬浮物的浓度。水体生态系统被破坏,需要花力气去修复。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维持,需要很长时间,生态修复也需要一个过程,后期修复代价会很大。
十年前,下河“一会就能逮一筐蚬子”
曹集镇郭台子村民老程说,在十多年前,淮河岸边有坡,水深到膝盖或及腰,河里蚬子非常多,村民下河,一会就能逮一筐。
后来淮河里有人用船吸沙子,因吸沙子利润高,吸沙船越来越多,河下的沙子被吸走,河道变深,现在河岸已经没有坡,靠岸边的河水都有两三米深。
蚬子生存的河床被破坏,未长大的蚬子被吸进吸沙泵,吸沙泵叶轮将它们打碎,连同沙子一块,被堆在沙堆上旱死。
现在,蚬子的数量急剧下降,加上非法采沙使河道变深,村民已无法捞蚬子,也没有多少蚬子可捞。
曹集镇任郢村村民老任家住在淮河坝子上,门前就是川流不息的淮河。在河边长大的他,很熟悉淮河。但现在他很少下河,因为门前的河已经不是以前的河,河岸很陡,河水深不可测,万一掉下河,想爬上陡峭的河岸很不容易。
除非家里人想吃河里的鱼虾了,老任才会架船到淮河里捕捞。“这一段河里的虾好得很,虾一身都是白的。外面几十块一斤的河虾都不能比。”老任自豪地说。
如今,曹集已很少有人再捞蚬子,现在曹集街上买的,饭店里做的蚬子,多是从河南固始县的河流里捕捞运来的。各地食客来曹集镇吃的蚬子,已不是淮河曹集段所产。
村民盼望淮河能休养生息
面对千疮百孔的淮河,老任说,如果吸沙船停止吸沙,被破坏的淮河河床几年差不多能恢复,到时还能再捞蚬子。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很难管住吸沙船。因为淮河是安徽省与河南省的界河,吸沙船在河上吸沙,遇阜南方面检查时,吸沙船就开到对岸,河南方面检查时,吸沙船又开到河这边,检查人员奈何不了吸沙船。
为解决淮河非法采沙船在两省之间摇摆不利执法的难题,前不久,阜南、固始、霍邱三县建立河道采沙管理信息共享机制,相互提供非法采沙相关信息;建立联合监管机制,设立联合监管站点,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严格履行各县区职责,相互配合,抽调足够执法力量开展联合行动,确保联合整治效果。
河道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非法采河沙屡禁不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违法成本太低,非法采沙行为最多是行政违法,不构成刑事犯罪,涉案金额再大,组织实施者也不会坐牢。处罚方式往往是罚款,再严重点就是拆除采沙设备,而一套采沙设备只需要六七万块钱,对于采沙高额的利润来说罚不抵过,船主没有受到多少实质性的惩罚,只要有机会,仍会卷土重来。而无度采沙造成的破坏,需要几代人才能修复。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