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随着天气转暖,市场上销售的个大肉肥的蛤蜊开始多起来。但记者昨天在红岛码头看到,出海捕捞蛤蜊的渔船很少,蛤蜊交易也相对冷清。市场上的蛤蜊来自哪里,当地蛤蜊捕捞为何“按兵不动”?红岛蛤蜊何时大量上市?记者进行了探访。
现象>>>
市场蛤蜊热销码头交易冷清
近日,市场上销售蛤蜊的摊位增多,市民发现,买回家的蛤蜊确实肉肥味美。“小一点的5元一斤,个头大的6元一斤,绝对肥!”昨天上午,城阳一处农贸市场里,一名摊贩扯着嗓子喊,“冬天的蛤蜊偏瘦,味道差,现在天暖了,蛤蜊肉肥味美。”这名摊贩说。面对询问,多数摊贩表示自己卖的是本地蛤蜊。
随后,记者分别来到红岛西大洋和东大洋码头,令人奇怪的是,码头上并没有火爆交易的场面,而是大量渔船停在岸边。“现在出海捕捞蛤蜊的很少,即使有也是一部分老滩,批发价格每斤2元左右。”当地一名渔民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蛤蜊多来自东北和威海。
探因>>>
气温低蛤蜊瘦难卖上好价钱
“随着天气转暖,水温升高使得海里的微生物增加,蛤蜊也开始增肥。”当地渔民赵先生说,在红岛,每年从三月份开始,蛤蜊陆续上市,一直持续到十月份,这段时间,蛤蜊因肉肥味道也好。目前,蛤蜊刚刚开始长个,肉质还偏瘦,受外地蛤蜊的冲击,这样的蛤蜊很难卖到好价钱,所以养殖户“按兵不动”。等到了五一前后,将是一年中蛤蜊最肥的时候,那时味道也最好,正是大量上市的时候。记者从红岛街道办获悉,五一期间,蛤蜊交易最高峰将达到日交易500吨。
“现在渔民也不闲着,正忙着投放蛤蜊苗。”赵先生说。记者现场看到,几艘渔船满载蛤蜊苗准备出海,渔民们手持铁锨一同前往。赵先生说,蛤蜊苗大多来自南方,夏天气温高,蛤蜊生长也快,但同时死亡率也高,所以,当地养殖户多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放苗。这样,也给蛤蜊一个生长适应期。
延伸>>>
养殖密度大增生长周期缩短
不少市民心中产生疑问,为何当地蛤蜊个头比外地蛤蜊小?对此,当地渔民告诉记者,岛城居民偏爱吃蛤蜊,随着红岛蛤蜊节的举办,红岛蛤蜊的知名度大增,除了供应岛城市场,还销往外省,同时,出口订单也大幅增长。这样不少养殖户看到商机,纷纷扩大蛤蜊养殖面积,导致养殖密度增加。此外,蛤蜊的生长周期缩短,多数滩涂中的蛤蜊生长一年或一年半就被捕捞上来,老滩蛤蜊数量有限,从而个头看起来比外地的小得多。
“蛤蜊的养殖面积和销量大增,价格却变化不大。”渔民举例说,10年前蛤蜊批发价每斤1元多,现在2元左右,上下浮动不足1元。究其原因,本地蛤蜊多集中上市,加上养殖面积的扩大,价格上很难出现大的浮动。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