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俗话说 “春江迷雾出刀鱼”,眼下正是捕捞刀鱼、品尝江鲜的季节。刀鱼的身价不菲与稀少,对老百姓来说近年来早已熟稔,但今年的形势,可能还会出乎预料,“今年江刀的产量,可能会降至历史最低。”
科学的人工养殖,虽已有全新的突破,但量产尚需时日,尚无法撼动刀鱼的保护与消失。吃刀鱼的日子近了,但刀鱼似乎正离我们渐渐远去。
真正的江刀,几乎没了
起初的情况,似乎还是好的。 今年开春时节,记者探访位于江苏启东的吕四渔港,今年海刀的产量比往年还略有增加,海刀价格每斤约300元。“随着天气转暖,海刀的产量还会增加,今年的情况还不错。”船老大老蒋曾乐观地告诉记者。未想,不足一月,在江阴申港镇的郑金良便已苦恼不已,他每天去江边寻访,每天与鱼商打交道,结果当地专业打捞刀鱼船都不开了。
原因只有一个,产量太低。“每天想进货的电话不断,但整个江阴的产量,一天捞到两三条自己吃吃还行,想凑个10来条,根本不可能。”郑金良说,“今年江刀的产量,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少,可能真的是历史最低了。”
作为典型的洄游鱼种,刀鱼生殖季节从入海口进入长江,溯游而上。熟悉的食客都知道,刀鱼洄游过上游镇江,下游过南通天生港,其口味就会变化,身价由此大跌。因此,只有在这一段打捞的刀鱼,被称为最正宗的“江刀”。但如今,真正的江刀几乎屈指可数。“现在市面上,99%的所谓长江刀鱼,都是海刀、陈刀。当下海刀的价格,3两以上的也涨到了每斤3000元,为什么?江刀没了,海刀来凑呗。”老郑苦笑,“2012年3两以上江刀最高时价8000元,今年真正的江刀价格可能会更高。”
究其原因,郑金良感慨:“你都想不到渔网有多少。”除了船行航道,一些地区渔网“全覆盖”,尽管国家一再打击非法捕捞,但只要有需求,人的“创造力”几乎无穷,“连最应严禁的电网都有,电击下去,所有的鱼都翻了肚子,但江刀仍然寥寥无几”。
“当下趋势看,若无更有效措施,数年内野生江刀就可能宣告灭绝。”专家告诉记者,刀鱼灭绝,会对长江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尚无人研究。
科学有突破,量产待时日
鲜美的刀鱼让食客念念不忘,残酷的现实却令刀鱼渐行渐远。唯一令人期待的,似在人工养殖,既满足人需,又可放野生刀鱼一条生路。难度自然不小,刀鱼出水即亡,种鱼获取、孵化难度极大,同时刀鱼喜天然饲料,难以喂养。尽管如此,近几年扬中、江阴、南通等地钻研者不在少数。
郑金良研究刀鱼繁殖多年,现在自己的基地中刀鱼已有数万尾,但他对目前的状况一点也不满意,“一是口感,还是比不上野生的,鱼刺硬;二是养殖个体差异大,有些养了2年,还只有1两左右;三是养殖难,刀鱼对水流、饲料,甚至声波都很敏感,死亡率高,很难大面积养殖,市场认可度又不高。”
相比而言,上海水产研究所苗种技术中心的仿生态养殖探索,在3月已进入第二年鱼种养殖期,目前最接近成功。“我们的养殖场设在奉贤海边,效仿刀鱼的生长环境,先用海水,3月、4月后换淡水,秋冬季后再换海水,加之不断改进的饲养技术,效果不错。”中心主任施永海介绍。
2012年起开始的这项研究,今年已有微量刀鱼率先成熟,并在口感、质量上已接近野生刀鱼。如野生刀鱼的脂肪含量约11%,仿生养殖刀鱼脂肪含量能达约9%,而普通养殖的刀鱼仅为4%左右。不出意外,施永海表示,明年3月首批一两以上的养殖刀鱼即可摆上餐桌,售价肯定会低于目前江刀的价格。
不过,“中心目前仍以技术探索为主,产量相比市场需求,微乎其微,不可能撼动目前市场上刀鱼的高昂价格。在此之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施永海说。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