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保持藻相平衡必须要从源头抓起,即在未放虾苗之前就做好肥水,建立扎实牢固的基础藻相。
文/ 广西钦州 林瑞强
本文作者林瑞强
藻相即水色,藻相平衡是指通过肥水,使有益藻类的数量及质量处于较佳状态。藻相平衡说明藻类不太浓也不太淡,颜色鲜嫩、有光泽,除污功能明显,处于稳定状态。养虾先养水,养水就是养护藻相。养虾之所以需要养护藻相,是因为高密度养虾需要充足的溶解氧,依靠肥水来提供溶解氧是目前仍然沿用的做法。
肥水有利有弊,一方面良好的藻相能够产生充足溶解氧,能够净化水体,清洁塘底;另一方面危险的藻相不但起不到这些作用,反而成为污染源,引发虾病。容易变化是藻相的显著特点,也是养护工作的难点。藻相每天随着天气而变化,随着施肥而变化,随着昼夜而变化,随着上层水与下层水的温差而变化,还有消毒、拉网、加水等也会引起藻相变化。养护工作既要做到适时施肥,又要做到对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的藻相及时进行重新平衡,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必须要持续、连贯,每天要坚持巡塘、测pH值、做记录等,必须每一天亲自去看水色变化,亲自了解,否则很难对水质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掌控水质就无从谈起。
肥水容易,保持水色稳定比较难,笔者养虾22年的体会——保持良好藻相或水色是最难掌握的。现在习惯上对水色只是一个大概的分类,如褐色、黄褐色、绿色、黄绿色等等,这种分类不够准确,靠这种大概的分类来指挥养虾是行不通的。
实际上任何一类水色都可以分出无数种具体的水色,例如同样是黄绿色,今天与昨天明显不一样,即使同一天每一个时间段也明显不一样,很难用文字或语言作出准确的表述。为什么在养虾过程中,遇到水色变化问题电话请教专家教授,效果总是不明显?原因就是我们养虾人自己对于这些变化无法说得清楚。水色每天发生的细微变化,只有每天巡塘的人清楚,其他人是很难听得明白的。
每口虾塘的藻相不相同,所以推广任何养虾模式都难行得通,只有首先教会我们养虾人懂得了藻相的原理,掌握了维护藻相平衡的操作,才能推广先进的养殖理念,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保持藻相平衡必须要从源头抓起,即在未放虾苗之前就做好肥水,建立扎实牢固的基础藻相。藻相之所以容易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基础藻相没有搞好。以往我们肥水在首次施肥后,就观察肥水效果,水色先是由清到淡到浓,透明度逐渐由高变低,pH值逐渐升高,2-3天之后,这些指标又逐渐向相反方向转变,即水色逐渐由浓变淡,透明度逐渐由低变高,pH值也逐渐下降,接着就酌情施肥,施肥之后,这些指标又向相反方向转变。周而复始,大约每隔3-5天施肥一次,这种做法不足的地方是基础藻相不复杂、不牢固。
基础藻相是指首次施肥之后或首次连续每天施肥之后的水色。如果施肥是隔天进行的,就不属于基础藻相,无论施多少次,都属于追肥,而追肥的作用只是恢复或稳定基础藻相。由于基础藻相仅仅是经过一次施肥建立起来的,仅维持得3-5天,如果3-5天内不接着追肥,藻相就会崩溃,说明这种藻相是比较简单、脆弱的。虽然这种藻相表面上看色泽还可以,但饲料台经常又脏又重,岸边水色不清洁,水草有一层黑色淤泥,说明藻相的产氧及净化能力不足,时间长了虾肯定会出问题。
这种藻相,由于先天不足,无论如何调理,始终是不牢固的。改进的办法是:在投放虾苗之前,连续用10-15天时间专门肥水育水,天天施有机肥就可以了,改进就是这么简单。与过去相比,过去的基础藻相只施一次肥,现在改进为施10-15次,这样藻相的牢固性肯定比过去强得多。然后才消毒、解毒、放苗。笔者2013年养虾就是这样做的,所养4口塘水色全都是暗棕色,非常稳定,期间经历了两次台风都不曾改变。
基础决定质量,基础藻相好,不但水色稳定,而且容易维护,省时省力。至于每天每亩施肥多少合适,笔者的做法第一天每亩施牛粪500-600斤,第二天每亩150-200斤,以后每天每亩都按照150-200斤来施。每口虾塘施肥是不一样的,不能千般一律,要根据藻相来决定。如果透明度高了、水色淡了、pH值降低了,说明肥料不足,如果水体悬浮物明显增多,说明施肥多了。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