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月下旬,广东省大鲵产业协会向全省大鲵产业从业者发出《告大鲵产业从业者书》,称全省大鲵驯养繁育规模达100万尾以上,但由于省外大鲵产品大量违规贩运入粤,导致市场混乱,价格暴跌,呼吁业届依法生产经营,举报无证生产经营、违规贩运行为。
据悉,目前广东省大鲵产业产品屯积、市场混乱,销量收窄,价格暴跌,形势严峻。造成这样形势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省外大鲵产品违规贩运入粤 (陕西、贵州入粤产品量分别占该省产量的80%、70%;到埗价一般在300元/千克以下)。根据该协会统计,2013年广东省自产大鲵销售量同比减少2/3,价格跌破500元/千克,为2010年的1/3,严重挫伤业者信心,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因此,该会团结从业者“自省、自律、自保、自强”,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规范行业:一是规范化从业,引导从业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规定,执行大鲵驯养繁殖、依法经营利用和运输许可证制度,先办证,再生产、经营和运输。协会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竭诚为从业者开展咨询服务,理顺办证渠道。二是标准化生产,制定并推广应用《大鲵健康养殖技术规程》等企业标准,引导从业者开展健康养殖,提高大鲵养殖技术和产品质量,树立广东大鲵品牌。三是标识化管理,争取推行“凭标识流通”的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优质优价”价格竞争机制。
此外,该协会已向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汇报产业近况,呼吁渔业主管部门加强许可证制度执法检查,查处违规驯养繁殖、经营销售与运输大鲵产品等行为。同时,希望全体从业者团结一致,从自身做起,依法生产经营,举报无证生产经营、违规贩运行为。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