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1月27日,记者从新疆伊犁州水利局获悉,2013年州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516万吨,同比增加了1920吨,提高14.5%,其中养殖产量达到1.4975万吨,同比增加1888吨,增加14.4%;捕捞产量186吨,同比增长32吨,增加21%。水产品总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占到自治区水产品总产量的10%以上。
伊犁河流域水资源丰富,发展渔业养殖业得天独厚,一直是自治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区。2013年,州直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除了与市场拉动有关外,与近年来鱼塘标准化改造、养殖面积扩大,渔业资源确权保护、渔业科技进步等因素有关,是各种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据州水利局水产处干部马文祥分析,一是养殖面积持续扩大。2013年,州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207公顷,比上年增加323公顷,同比增长35%,其中养殖水面增长最多的是伊宁市,增加了99公顷,产量最多的是伊宁县,首次突破9000吨大关,达到9050吨,位居州直第一;居第二位的是伊宁市,产量达到3000吨;二是各级水产管理部门加大了对渔民的培训,对旧鱼塘改造加强了扶持,提高了渔民科学养鱼意识,水产养殖业质量和效益均有提高;三是养殖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一些小的养殖户逐渐自行转行或被淘汰,养殖大户兼并小户的现象开始出现。目前,一些养殖大户经营的养殖水面达到几百亩或上千亩,其集约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并成立了一批渔业合作社,形成了统一进购原料、苗种,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的一个相对较完整的渔业产销链,这些综合因素共同拉动了总产量快速提高。
水产品产量的提高和水产品价格的回升,也提高了渔业经济总产值和养殖户人均收入。2013年,州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0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0%,其中渔业总产出1.8164亿元,同比增长36.6%;涉渔工业等产出718.2万元,同比增长83%;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出是1531万元,同比增长81%。渔业养殖户人均收入预计达到12500元,增加21%。从当前州直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口1243人来看,属于收入较高的群体。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新品种的引进,工厂化养殖面积的增大,特种水产品养殖量逐年提高,如鲟鱼、虹鳟、镜鲤、高白鲑、高白斑狗鱼、水库冷水鱼等特种经济鱼类的养殖量提高很快,其产量已达到1819吨,占到总产量的12%。去年仅巩留县鲟鱼繁育基地,就已养殖鲟鱼苗种12万尾。伊宁县、巩留县、新源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在特种鱼类养殖方面均有新的进展。
不过,州直渔业也存在一些瓶颈。如常规鱼苗繁育能力差,产量少,仅有的两家苗种繁育场也因水源等原因,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所需苗种大部分要靠外调解决。除个别具备自繁自育条件的渔民繁殖少量的鲤鱼苗种自用外,其余全靠外调来解决。靠外调苗种解决,在数量、质量上都很难保证,这是当前州直渔业生产中一个隐患和矛盾,也与渔业养殖大州地位极不相符。这是今后州直渔业发展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