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高要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
2月份高要市仍处于低温季节,寒潮频袭,甚至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预测气温在4℃~23℃之间,平均气温在15℃左右。露天池塘水温在7℃~20℃之间,平均水温在14℃左右;冬棚池塘水温在17℃~22℃,平均水温在19℃左右。
对不耐寒的罗非鱼、淡水白鲳、鲮鱼等温水性鱼类、罗氏沼虾,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死、冻伤,冻伤后极易感染水霉病、寄生虫病而引起大量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根据多年监测数据分析,2月我市池塘养殖主要病害情况是:鱼类易发生小瓜虫病和水霉病,罗氏沼虾易发红腿病、烂鳃病等病害。
一、病情预测
根据全市病害监测点提供的最近病害信息和历年测报数据及资料,现对2月份监测品种的主要易发疾病、重点关注区域等作如下预测预报:
1. 罗非鱼和草鱼:易发生小瓜虫病和水霉病,重点关注露天养殖的池塘,慎防鱼类受到机械损伤。
2. 罗氏沼虾:易发红腿病、烂鳃病,重点关注搭冬棚的池塘。
二、防治措施
(一)低温季节的防寒。低温季节建议养殖户做好以下防寒措施:
1、适当提高池塘水位。池塘要及时补充水体溶氧,避免鱼类缺氧死亡。
2、检查大棚等保温设施和充氧、供暖、排查隐患,保证正常运行。
3、科学投喂,尽量减少容易造成鱼体损伤的拉网作业。
4、做好病害监测防治工作,及时捞出死鱼并做无害化处理,避免死鱼污染水质,防止发生爆发性鱼病。
5、加强生产管理,按时巡塘检查。
(二)低温季节的病疫防治。低温季节应主要做好以下的水产病害防控工作:
1、水霉病的防治
病因:鱼体受伤并感染真菌引起,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绵霉菌。
症状:感染水霉的鱼种或成鱼体表好似长了白毛,严重的行动缓慢,消瘦,不摄食,直至死亡。
流行及危害:水霉在淡水水域广泛存在,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5-26℃均可生长繁殖,不同种类略有不同,有的种类甚至在水温30℃时还可生长繁殖。水霉、绵霉属的繁殖适宜温度是13-18℃。对水产动物的种类没有选择性,鱼体受伤后极易被感染,且在尸体上水霉繁殖得特别快。
预防与治疗措施:①苗种、成鱼可用2%-3%的食盐水浸泡;②起捕、运输和过塘时,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③五倍子末拌饵投喂,每公斤鱼用0.1克,每天3次,连用5-7天。④浸浴:每立方米水体用2-4克。
2、小瓜虫病的防治
病原:又称白点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
症状:病鱼消瘦发黑,严重感染时,肉眼可见病鱼头部、身上、鱼鳍等处有许多小白点状的孢囊,并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游动异常,将鱼体与固体物摩擦,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流行及危害:淡水鱼类都可感染小爪虫。对幼鱼危害尤重。水温为15-25℃时流行,会出现鱼种暴亡现象。
预防与治疗措施:①预防:有条件的可把水温调控到20℃以上;②治疗:青蒿末拌饵投喂。每公斤鱼用0.3-0.4克,连用5-7天。
3、罗氏沼虾烂鳃病、红腿病的预防:适当降低防养密度;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改善养殖环境;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和免疫增强剂,以增强体质;有发病症状时用氟苯尼考粉拌铒投喂。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