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今年的春节餐桌,少了点鸡鸭,水产品消费闹猛。淡水鱼、海水鱼、虾蟹、龟鳖、贝类及海藻等六大水产品自然就成了浙江人年夜饭上的鲜货了。
但这些鲜货质量如何呢?
1月26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公布了2013年浙江无公害水产品治疗安全抽检结果,抽检地区覆盖了除宁波计划单列市以外的全省各个地市的236个产品,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9.6%,仅发现杭州桐庐一家品牌甲鱼出现了药物残留的问题。
工作人员在甲鱼养殖基地
塘边抽样检测中发现,该甲鱼中的药物残留呋喃唑酮代谢物微量残留。目前,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已经责令养殖企业对该批次问题甲鱼进行了无公害处理。
记者了解到,这次抽检检测参数涵盖了国家和浙江省规定的检测参数目录,包括无机砷、甲基汞、氯霉素、孔雀石绿、呋喃类药物等在内的18个药残、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全套指标。
浙江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一位负责人说:“这次在甲鱼中发现的呋喃类药物,规定是在水产品中禁用的,因为这种药是消炎类抗生素,虽然人食用含药物残留的水产品后,短期不会有什么身体不适,但如果长期食用,药物在人体内积累会产生耐药性,以后再服用此类药物就会功效大减。”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