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1月13日,科技部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对中山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项目进行了论证。论证专家组7位专家,外交部亚洲司参赞李涛,农业部渔业局处长刘小兵,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续超前、处长陈宏生,社会发展科技司处长沈建忠,21世纪中心处长孙清等出席了会议。我校副校长黎孟枫、科技发展研究院副处长董美玲、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徐瑶、项目负责人何建国教授及项目组主要成员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李涛参赞、续超前副司长、陈宏生处长等对该项目的布局与组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说明。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报告,经过质询和认真讨论后,一致认为该项目对东盟海水养殖国际合作的窗口与平台,对提升东盟国家海水养殖技术和促进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中国-东盟多层次、全方位的海上合作格局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黎孟枫副校长代表中山大学对国家外交部、财政部、科技部及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给予该项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指出,该项目与中山大学正在实施的国际发展战略及区域发展战略相一致。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学校2011协同创新、国际合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学校将加强人、财、物等方面的机制和政策,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中国-东盟海上基金项目”致力于推动与东盟国的海洋科研与环保、互联互通、航行安全与搜救、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合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10月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将“中国-东盟海上基金项目”比喻为“海上丝绸之路”,并表示渔业合作惠及民生,有利稳定,应当先行,并在会议上宣布了第一批落实的17个项目。
校牵头联合申报的 “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项目属第一批落实的17个项目之一。该项目由中山大学牵头,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相关企业等单位。针对东盟国家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结合已有基础和优势,通过中国-东盟海水养殖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建设,重点开展联合研究与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对接,举办产业发展论坛,建设与共享种质资源库等工作,以对虾、鱼类、藻类等为主要对象,从苗种繁育、养殖生产、病害防控及设施应用等环节,解决其研究能力不足、技术基础薄弱等瓶颈问题,通过技术推广和示范,提升东盟国家海水养殖技术的整体水平。对发展良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