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16日,2013年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下称“虾产业体系”)年终总结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国家农业部产业技术处领导、体系各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及部分行业代表约120人参会。虾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教授、岗位科学家黄倢研究员、岗位科学家刘永坚教授等均作了精彩报告。受病害影响,近年对虾养殖普遍成功率低,此前业内曾有国内虾料产量下降30%的传闻,会议当天,刘永坚透露,2013年我国虾饲料产业约为131万吨,同比下跌22.19%。不过,可喜的是,我国专家在病害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黄倢团队发现了偷死病的一种新病原,并首次检出影响对虾生长的肠孢虫。
亮点1 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是一种新发现的对虾偷死病病原
“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是一种新发现的对虾偷死病病原。”据黄倢介绍,偷死野田村病毒属于野田村病毒科α野田村病毒属,目前已知的两种虾类野田村病毒均不会引起发病对虾肝胰腺表现症状,因此将此病毒暂命名为“偷死病野田村病毒”,对2010-2013年收集到的偷死病样品的检测中,检测结果均显示阳性。
黄倢认为,根据2009年以来在我国对虾养殖地区发生的主要病害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认为,“偷死病”应该是多种病原引发的疫病。生产上之所以用“偷死病”这个病名,主要是有别于白斑病常见的对虾发病时在水面游动和在池边死亡的情况,实际上应该称为“偷死综合症”,其应该包括黄头病、野田村病毒性偷死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以及部分在溶氧条件好的情况下的白斑病,(黄头病毒)YHV、CMNY、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分别是导致黄头病、野田村病毒性偷死病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S)的病原。
亮点2 黄倢团队研发出对虾多病原共检试剂盒
病原的鉴定或病原基因的克隆,是检测预防“偷死病”的基础性条件。“目前我们已经找到了一种可能与急性肝胰腺坏死症致病性相关的毒力因子,并初步克隆了其部分片段。”黄倢说,其团队初步开发了对虾多病原共检试剂盒,一个试剂盒检测一个样品,可以检测四种病毒,改善以前一种病原一个试剂盒检测四个样品的做法。
据了解,该团队2013年成功组转生产了WSSV、IHHNV、HPV、TSV、YHV-1、YHV-7、MrMV等虾类主要病原现场快速诊断试剂盒,累积试制产品329套。
亮点3 对虾生长缓慢真凶或找到
近些年我国对虾生长缓慢,出现“铁苗”的情况,在会上也引起广泛讨论。“对虾滞长综合症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苗种在遗传上的‘退化’所致,而是由于IHHN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和肠孢虫的感染。” 黄倢认为,仔虾和养殖前期的生长缓慢主要是IHHNV所致,养成期生长缓慢或停滞可能是肠孢虫感染所致。
黄倢进一步指出,对虾肠孢虫在我国是首次被检出,从目前研究来看,这可能是导致对虾生长缓慢或停滞的主要原因。肠孢虫可以通过水质传播,即使投放SPF(无特定病原)虾苗,也很被感染。“对苗种选育来说,我们要重视对虾滞长综合症,因为这完全干扰苗种选育计划。”
亮点4 2013我国虾饲料产量131万吨,同比跌22.19%
会上,刘永坚介绍,2013年我国虾饲料产业约为131万吨,同比下跌22.19%。其中,四大水产饲企产量占59.78%,包括恒兴25万吨,海大24万吨,粤海21万吨,通威8.3万吨;世海、东腾、统一等17家中型饲企占22%,其他近百家小型饲企占18%。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渔药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