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近几年,新疆渔业养殖品种不断丰富,鲑鳟鱼类、加州鲈、河鲈、河蟹等名优品种占到了水产品总量的34%;白斑狗鱼、梭鲈、河鲈等苗种开始向全国八省区推广;赛里木湖的高白鲑、凹目白鲑等有机品牌正在向全国推广;阿勒泰狗鱼(乔尔泰)、博斯腾湖草鱼、博斯腾湖鲤鱼三个产品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正式审批,成为新疆首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水产品……一个个令人欣喜的好消息传来,昭示着新疆渔业美好的明天。
品质+特色助推全区渔业发展
“2012年,新疆水产品产量达到12.5万吨,同2005年相比增长了80%,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22%,全区水产品产量连续10多年位居西北五省区之首,2012年渔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一份来自自治区水产局的数据表明,新疆水产品产量正在逐年攀升,向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福海县拥有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线,已注册冰川鱼、冰川小阿刁、吉利湖等品牌。由新疆阿尔泰冰川鱼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冰川有机冷水鱼品牌,更是以绝对优势占领疆外淡水鱼高端市场。
据福海县水产局副局长王一良介绍,2012年福海县渔业产量已经达到5360吨,渔业产值达到了9240万元,水产品生产多少就能销售多少,尤其是品质优良的水产品,更是备受国际市场的青睐。
事实证明,新疆干旱、少雨、冬季温度低的气候并没有阻止渔业的发展,反而有利于冷水鱼的生长。目前,利用独特的冷水资源,发展优质冷水鱼养殖成为我区渔业的主旋律,不断引进和丰富的养殖品种成为渔业新宠。
这几年,新疆自治区被认定的无公害水产品产地有15个,认证产品达到50个,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的认证成为我区渔业发展的重头戏,新疆正在着力塑造“绿色新疆、品质渔业”的整体品牌形象,而新疆渔业正在凭借品种稀有和绿色无污染彰显自身的特色。
新疆渔业基础条件得天独厚
这几天,新疆阿尔泰冰川鱼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可军比较忙,今年因为和疆内的几家渔业企业组团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程可军所在的企业一举拿下了200万元的销售订单。
福海县坐拥全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的乌伦古湖,是全疆乃至全国著名的渔业大县,因为盛产东方欧鳊、白斑狗鱼等20余种冷水野鱼而闻名。每年冬季的“乌伦古湖冬捕文化旅游节”总能吸引众多游客到访。因此,“鱼”成为这里一张响当当的吸引游客的名片。
“在福海县宣传还不够,要是有更大的平台展示这里的渔业资源优势就好了。”程可军在心里盘算着,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宣传自己的企业。
机会来了。今年9月,由自治区水产局牵头,疆内四家大型渔业企业抱团参加的新疆水产团展区在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一亮相就出尽了风头。博斯腾湖的池沼公鱼、赛里木湖的高白鲑、乌伦古湖的白斑狗鱼等集中在同一个展区,分别展示出它们各自的特色。
内地人惊奇于新疆拥有如此丰富的渔业资源;国际友人在这里见到了从未见过的稀有土著鱼类;就连日本这样渔业很发达国家的人都经不住诱惑想要一探究竟。很多人都驻足在新疆水产团展区前对新疆水产品赞不绝口……
水质好、品种好、有机、绿色、无公害……程可军用了这样几个关键词来形容新疆水产品受欢迎的原因。
博湖县蓝翔食品水产有限公司也在这次参展的行列。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淑博说:“以往的中国—亚欧博览会,每个渔业大县都是以县市为单位推介自己的渔业特色。这一次,新疆渔业企业首次集体亮相,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推介自己,每一种鱼都受到了游客和客商的欢迎,收到的成效是前所未有的。”
博斯腾湖作为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拥有上千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三条河流分布着新疆特有的鱼类品种;赛里木湖、乌伦古湖等湖泊水产品都通过了有机食品的产品认证……自治区水产局副局长张人铭为记者细数新疆渔业的优势所在。
张人铭说:“目前,新疆渔业已经一改以往无人问津的局面,备受疆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其中,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新疆渔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仍有“绊脚石绊脚石””阻碍渔业发展
进入冬季以来,福海县福祥水产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钦勇为合作社明年的发展做着计划。他告诉记者,过去渔民只想着独立经营水产品,而现在水产品市场面临转型升级,渔民主动加入到渔业专业合作社当中,不但整合了资源,扩大了经营,而且形成了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
陈钦勇计划明年要在合作社发展标准化高产水产品养殖池塘2000亩,在运营过程中采取统一生产管理、技术标准、采购和配送,通过水产品养殖、加工、冷藏、贸易形成一条完整的渔业产业链,以期能够创建合作社的品牌,为渔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
同陈钦勇的想法不谋而合的企业不在少数。2012年年底,新疆阿尔泰冰川鱼股份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5000吨的水产品加工厂、500吨级的冷库、1000平方米的仓库正式投入使用。“企业花重金在渔业上做文章,源于目前新疆渔业发展的大好势头,更是为了形成系统的生产线,为水产品产业链的发展做好准备。”程可军说。
在这一点上,王淑博也很认同,他说:“新疆虽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同传统渔区相比,在水产品后续的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仍然比较薄弱。这几年,博湖县蓝翔食品水产有限公司从水产品养殖场到罐头厂,再到烤鱼生产车间和炸鱼生产车间,再到如今系统的急冻冷藏车间、单冻公鱼生产车间,其间经历了太多的不易。”
记者从自治区水产局了解到,2013年新疆水产品总量预计达到13.3万吨,逐渐增多的水产品产量需要有生产、加工、运输能力配套的渔业企业,而我区能称得上规模的渔业企业也就10家左右,能够形成一系列规模和运转体系的渔业企业更是寥寥无几,这远远不能满足水产品的加工和出口。
张人铭表示:“新疆渔业企业需扩大生产规模才能跟得上日益增多的水产品产量,才能顺利完成水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一系列的正常运转。”
据统计,2012年国内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为50公斤,而新疆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仅为5公斤,新疆水产品人均占有量非常低,虽然这几年居民的消费观念较前几年有了转变,但同内地水产品需求量相比,新疆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张人铭坦言,阻碍我区渔业发展的绊脚石不仅仅是产业链的缺失,还有消费习惯的选择。在新疆如果要请朋友吃饭,饭桌上一定少不了羊肉,“鱼肉”在新疆人的饭桌上只是备选的菜品,而在内地,无“鱼”不成宴的饮食传统让水产品的需求量远远高于新疆。拥有安全、绿色渔业资源的新疆人,对水产品的需求并不敏感,而新疆的名、优、特、新水产品已成为内地人眼中的宠儿,新疆特色水产品正面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消费习惯的影响制约着疆内水产品销量的提高,供需矛盾突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改变消费观念对于提高消费量非常关键。
另一方面,新疆特有的土著经济鱼类开发利用成为我区渔业发展新的亮点,但新疆渔业水域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不健全却是不争的事实。
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马燕武说:“目前,保护水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水产品的发展建立在水环境安全的基础之上,疆内部分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威胁,阻断了土著经济鱼类繁衍生息的脚步,同样也阻断了我区渔业发展的道路。”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