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10多年前,缙云4万鸭农闯天下闻名遐迩。如今,这4万鸭农以自己敏锐的眼光,摇身一变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户,而且队伍迅速扩大到了5万余人。养虾比养鸭的效益高得多,虾农收入成倍增加,5万虾农在异乡再一次拼出了一片新天地。
“我以前是在广东珠海一带养鸭的,辛辛苦苦养了近20年,结果没赚到钱,反而亏进去20多万元,连续11年不敢回家,跟我同一批养鸭的有四五十人,同样不同程度亏本。”新建镇河阳村村民、缙云县总商会广东分会筹备组负责人朱南法对记者这样说。在广西东兴的黄士奎和在广东阳光的陈永红等许多养虾比较成功的虾农的转型经历和朱南法都非常相似:养鸭不但辛苦、风险大,而且赚不了多少钱。虽然养虾风险也大,但利润高,市场前景好,鸭农们在认识到这个商机之后,纷纷开始改行养虾。
“开始养虾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不懂养殖技术、产业链不健全,对虾价没有话语权等因素影响,大部分虾农都是亏本的。”缙云县总商会广西分会会长徐伟龙说。凭着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优秀品质,经过几年的摸索,掌握了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基本技术,并成立了商会和合作社,抱团经营,完善产业链,虾农慢慢开始赚钱。
由于养虾效益好,近几年来养虾从业队伍不断壮大,已呈蓬勃发展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在广东台山、珠海、湛江、阳江,广西钦州、北海、防城港、东兴等地养殖对虾的缙云虾农有近5万人,租用虾塘36万亩,总产值可达55亿元,虾农可收入35亿元。虽然当年缙云4万鸭农闯天下时,养鸭的最高产值可达20多亿元,鸭农纯收入3.6亿元,与现在养虾一对比,还是显得逊色不少。
虾农的收入不仅局限于养虾卖虾。有基础的虾农还经营起了虾苗厂、饲料店、药品店。有实力的虾农还租下了大片盐酸地,经营起虾塘,多的上万亩,少得也有上千亩,仅塘租年收入就有几百万元。另外,为保证虾价的稳定,由缙云虾农组建的广西钦州石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投资1.2亿元,建立水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厂的成立,将进一步增加虾农的收入。
远在“两广”打拼的5万虾农,牵动着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心。缙云将养虾产业列入“五大产业”进行培育,并组织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到“两广”调研,对养虾行业发展现状、前景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