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近岸无鱼可捕"后续 渤海有多少鱼已15年没做调查
目前,大连的水产品市场出售的鱼绝大部分是从山东及南方省份外运来的。
渤海近岸无鱼可捕的现状引人关注,全国海洋资源调查显示,渤海生物量从1982年到1998年,16年间锐减90%。尽管近年通过伏季休渔、增殖放流等多手段恢复资源再生,但仍难挡鱼群消失的速度。大连海洋大学刘海映教授表示,鱼种捕捞殆尽,即使人类收手,海洋资源也将走向自我毁灭。
鱼类无法集结成群 将自我毁灭
"肉紧实"、"海味足",以前提起渤海产海鱼,大连人都要竖起大拇指。然而,由于海岸线遭破坏、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影响,渤海鱼越来越少见了。作为渔业资源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大连海洋大学教授刘海映认为,渔业资源保护要在鱼丰富的时候入手,鱼没的时候再关注就来不及了。捕鱼时之所以能一下捕到一群鱼,和鱼的生活习性有关,鱼只有在集结成群的情况下才能繁衍生息。在常人印象中,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大海能够被不断地索取,但是当过度捕捞导致鱼类无法集结成群,就意味着鱼繁殖下一代的概率降低,此时,即便人类收手,物种也会自己走向灭亡。
常见经济鱼如黄花鱼、鲅鱼都属于洄游性生物,这些鱼的生命过程中,不会固定在某个海域内,产卵时候向近岸靠近,索饵时向海洋更深处寻找食物,而越冬时则游向南方深水水温均衡区域。所以,单个地方的渔业资源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如果破坏后再想补救时,收效甚微。
污水和填海让鱼没了生存空间
大部分经济鱼类,在四五月份从黄海南部随着水温升高向北移动,到靠近河口浅岸海域产卵。渤海属于内海,多条河流汇集,而河流会带入营养盐,在光合作用下,为海洋植物提供养料,而这些养料又成为鱼类的饵料,所以鱼类在幼体阶段选择在渤海进行产卵。
作为产卵场,海水环境尤为重要。如果上游河流遭受工业污染,这些被污染的水流入大海,鱼在卵子时期就在受污染的海水中生长,容易长成畸形鱼。而填海造地的海域工程,又给受污染的海水"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海水涨落潮时露出的部分被称为潮间带,有"海洋的肺"之称。当海水污染沉积到海底时,在潮间带的作用下,能够清除海水的废物。但现在,填海把潮间带露出的部分填满,把"大海的肺"占用。以前也有污染,但如今,大海无法自我净化。
潮间带被破坏后,将引发生物链危机,近岸生物没有了生存空间,靠吃近岸养料的鱼没有了生存的食物。所以,北方渤海资源是全国最早出现资源缩减的海域。
渤海海鱼的三大杀手
1.流入大海的河水遭受污染------容易长成畸形鱼
2.填海造地------大海无法自我净化
3.过度捕捞------鱼群数量减少
应对措施
增殖放流:有多种限制,也不能边放边捕伏季休渔:仅能让小鱼变成大鱼,对渔业修复治标不治本
数据
渤海优质鱼比例15年前已仅剩6%
一组海洋资源数据更加触目惊心:最近一次渤海资源调查是在1998年,和1982年、1992年前几次调查对比发现,渤海生物量指数(包含了海里所有活着的生物):1982年为110,1992年下降到80,1998年直落到10,更早的1959年时这一指数接近200。在所有海洋生物中,优质鱼的比例分别为:1959年80%,1982年26%,1992年9%,1998年6%。优质鱼就是市民餐桌最常见的黄花鱼、鲅鱼等洄游鱼类。
建议
重启全国海洋资源调查
目前,全国范围内弥补资源方式,一是人工增殖放流,二是伏季休渔。刘海映介绍,增殖放流第一要求苗种培育必须成熟;二是放流物种必须是原来海域已有的物种;第三,放流技术和放流效果要做评估;第四,要给予放流物种合理生长空间,不能边放流边捞鱼。另外,伏季休渔延长了鱼类的生长期,改善小鱼生长环境,但是此举仅能让小鱼变成大鱼,提高捕捞经济价值,对渔业修复治标不治本。
国际上较成功经验是"配额生产",每一种鱼今年产量多少,能够捕捞多少不伤害种群,资源能够实现有序利用,给鱼类繁殖喘息的机会。
做配额生产的前提是要对当年渔业资源进行调查,然而自1998年全国渔业资源调查之后,近15年未有数据可循,做资源保护却不知道全国资源的状况,如何做针对性的保护?所以,刘海映教授建议重启全国海洋资源调查。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