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13年11月18日中央财政项目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示范推广总结会在沈阳召开。会议由项目承担单位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项目技术组负责人、项目参加单位的沿海6市及13个县(市、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部分示范区技术骨干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刘学光主持。
会上,沿海6市及13个县(市、区)站长对今年以及项目实施3年来的地点、示范推广规模、主要技术路线、带动辐射区域、经济效益以及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以PPT的形式逐一详细汇报。3年来全省示范推广规模及带动辐射区域不断扩大,示范面积由2011年的1.5万亩增加到2013年的9.02万亩;经济效益逐年增长,新增效益由2011年的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5.3亿元;实施的技术内逐步完善,由2011年的3项技术增加到2013年的7项,通过集成并示范“水院1号”刺参保种及示范技术、苗种选择技术、池塘网箱保苗技术、水质调控技术、池塘底质改良技术、池塘底部增氧技术和海水池塘大型藻类控制技术7项技术,海水池塘刺参生态养殖推广效果显著,辐射和带动了全省刺参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项目技术组副组长,大连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李勃同志代表技术组,对项目实施3年来的技术工作做了点评,对技术人员的辛勤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今后全省各地摸索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混养等创新型技术方面提出了希望。
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郑怀东同志作了全面系统的项目总结。项目实施3年,经过省、市、县(区)三级推广站的积极努力,成效显著,成绩突出,效益明显。3年来共计示范推广70.62万亩,创新增效益42.67亿元,占全省渔业新增效益的9.5%,财政项目资金投入产出比1:361。项目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梳理总结如下几点经验:一是各级财政支持是基础;二是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重视是前提;三是省、市、县(区)三级推广机构联动、队伍建设是关键;四是技术推广“技术”是中心;五是顶层设计与摸石头过河是方法;六是注重宣传、探索、创新是提升;七是踏实做事是根本。郑怀东站长最后强调,项目即将结束,望大家继续跟踪,继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引导沿海渔民全面从旧的传统的养殖方式向新型生态养殖方式转化。
会上还对明年中央财政推广项目申报工作提出了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