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左边为人造海蜇丝,右边为天然的海蜇丝
11月上旬,经过丽水警方前期侦查和审讯调查,缙云人丁某等4人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被刑事拘留。在对这4人开设的窝点检查时,民警共查获10余吨毒猪头、1吨多“人造海蜇”。昨日,警方通报了该案的详细案情。
今年9月,缙云县公安局在联合质监局等多部门对缙云县食品市场进行拉网式摸排时,接到群众举报称,溶江乡洪坑桥突头村一民宅内,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窝点。当地公安局立即联合相关部门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并于9月下旬对该窝点进行了突击检查。
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当场查获冷冻毒猪头10余吨,更让人吃惊的是,现场还查获1吨多的“人造海蜇”。此外,还有各类食品化学添加剂约1吨。执法人员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丁某等4人。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自2010年至今,4人在未办理任何生产经营证照的情况下,在自己家中利用工业松香将猪头褪毛后再进行深加工拿到市场进行贩卖,并用硫酸铝铵、氯化钙、海藻酸钠三种添加剂混合加水制成海蜇丝的模样,然后拿到市场上以海蜇丝进行贩卖。据查,该窝点以缙云为生产销售中心,辐射周边多个县市,已形成一个固定产业链条。
经鉴定,这些海蜇丝中铝含量为3300mg/kg,超标准(标准为<100mg/kg)三十多倍。食用后,会严重损害人身健康。
延伸
几种常见的海产品 如何鉴别真假
人造海蜇
近年来有生产者用褐藻胶等为原料生产人造海蜇皮,由于人造海蜇皮(丝)与天然海蜇皮外观较相似,且不论从口味还是嚼劲上来看,人造海蜇丝与天然的都很接近,但是消费者只要细心辨别,还是可以加以区分的。
天然海蜇丝呈白色或淡黄色,有色泽,无红斑和泥沙;天然海蜇丝闻起来有腥臭味,人造海蜇丝就无此腥臭味;摊开海蜇丝,越大、越白、越薄越好,肉质发脆、不坚硬、不破裂、吃起来脆而响,非常有嚼劲。肉吃起来闷烂、无韧性,则属下品。若呈紫黑色,有腥臭、有脓样液体的海蜇丝,是变质品,不宜购买。
另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价格来判断。人造海蜇丝成本平均在每斤1元左右,所以售价往往远低于天然海蜇丝的价格,消费者如遇此类情况,就要认真加以辨别,切莫贪图便宜,买到假的海蜇丝。如不放心,可以到一些信誉可靠、货源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
人造海参
人造海参的制造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用海藻粉和胶类物质做成。
造假者为了让“海参”更有弹性,一般会添加胶类物质,而这些胶质成分复杂,可能对人体有害。
“人造海参”从外形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样,但是拿在手中,“海参”两头全是封闭的。翻开“海参”的肚子,里面空空如也。
“人造海参”的参刺特别整齐,用手一摸,弹性却并不好,尤其是泡在水中的,用手一碰,“参刺”会脱落。
除了造出海参的模样,为了逼真,造假者还会给假海参上色,使海参乌黑发亮。
那么怎么辨别海参真假:真海参颜色棕褐色、棕黑色,色泽较均匀。人造海参颜色乌黑发亮,水中一泡掉色;真海参参刺长短不一,无残缺,表面无损伤。人造海参参刺摸起来弹性不大,太过整齐,容易损伤;真海参即使将内脏掏空,内壁仍会残留筋状痕迹。人造海参内部光滑无痕,两端封闭,无开口。
人造鱼翅
鱼翅是以鲨鱼鳍制成,在许多高档的餐厅里,鱼翅动辄要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份,然而有业内人士说,在国内市场消费的鱼翅当中,大约四成是靠这种所谓的人造鱼翅来支撑的,这些鱼翅从合成,到鱼翅精调制,到烧碱明胶双氧水泡制,含有大量损伤人肾脏消化系统和致癌的物质。2013年1月初,央视曝光了整个假鱼翅的制作过程。
人造鱼翅即海味银丝,是利用海藻酸钠配合其他食用化工原料加工而成,成品洁白、味鲜、脆嫩、口感胜似粉丝。
那么如何鉴别真假鱼翅?假鱼翅不像真鱼翅那样有透明度,干的假鱼翅往往颜色有些浑浊、偏黄;没有做成菜品的假鱼翅,不会有真鱼翅那样浓烈的鱼腥味;假鱼翅不耐火候,虽然看上去很粗,但煮过后容易变软,吃起来弹性比不上真鱼翅,真鱼翅比较爽口且有弹性;另外,真鱼翅是有弹性的,而且不容易断,抓住鱼翅两头,然后往两边扯,非常容易断并且没有弹性的,是假的鱼翅。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