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吃螃蟹的季节。生在长江边,身处江南水乡,我们没有理由和这样的美味过不去。
芜湖的长江蟹,堪称江鲜中一绝;芜湖本地养殖的螃蟹品牌如小老海、龙窝湖等,也算小有名气;无为甚至被誉为“螃蟹之乡”。然而,比起我们的江苏近邻,阳澄湖、洪泽湖的螃蟹,无论从知名度还是产业化的程度而言,绝对能甩芜湖好几条街。
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例,近年来,阳澄湖周边地区倾力打造大闸蟹产业链,一只大闸蟹带动了旅游餐饮、休闲度假、招商引资以及农副业等相关产业链,惠及万户千家,从而推动了整个区域相关经济的发展,实现年效益100个亿左右。阳澄湖边上的不少蟹农纷纷开设农家乐餐饮项目,以新鲜优质的阳澄湖大闸蟹供应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的客人。阳澄湖大闸蟹养殖业的兴旺和市场的活跃,带动了阳澄湖第三产业的兴起,蟹饲料店、大小酒楼、夜宵店等等生意爆棚,赚钱直到手软。
与之相比,芜湖的螃蟹为什么就“横”不起来?是味道不够鲜美吗?是推广力度不够吗?抑或其他?
既然阳澄湖的大螃蟹以湖为名,记者就前往芜湖的龙窝湖,去探访一番龙窝湖的螃蟹。
上午9点多赶到龙窝湖边的龙窝湖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时,几条小船刚刚上岸,穿着长靴和皮裤的工人,正在从船上下蟹。蟹并不多,只有几网兜。但是只只都是青背、白肚、长爪,这是典型的上等螃蟹。工人告诉我们,今年的螃蟹产量很一般,每天只能捕捞200斤左右,也不需要到市场上售卖,一些饭店老板过来就全部收去了。不过,因为品质高端,龙窝湖的螃蟹与市场上同等规格的螃蟹相比,每斤要高30元左右。
龙窝湖的螃蟹并不是人工养殖,而属于“人放天养”的模式。公司将只有小蜘蛛大小的螃蟹大眼幼体买回龙窝湖后,用网箱置于水中养殖一段时间,等幼体长到指甲盖大小时,再放养进龙窝湖内,一年半后用地笼捕捞上市。其间,不会喂螃蟹一丁点儿饲料,全部天然长大。这也是龙窝湖螃蟹比其他养殖蟹更为鲜美的原因所在。
从1989年起,龙窝湖开始放养螃蟹,当时每年产量达3万斤左右。其后,龙窝湖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注册了“龙窝湖”商标,每年销售螃蟹时还准备了特制的礼盒,营销开始有专业化的趋势,螃蟹产量一度飙升到5万斤每年,声名渐起,气势不凡。
然而,最近几年由于龙窝湖周边的房地产开发,为了保证景观的稳定性,就需要使龙窝湖的水位常年维持在8米左右,而螃蟹养殖的最佳水位需要控制在4米左右,加之今年高温,导致螃蟹产量差强人意。今年市场上真正出自龙窝湖的螃蟹,只有几千斤左右。龙窝湖的水产,现在以黄鲢为主,螃蟹完全沦为附属产品。
“芜湖的螃蟹横不起来,确实很可惜。”龙窝湖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副总殷祝东说,以芜湖的天然地理环境,螃蟹养殖历史,以及市民对螃蟹的喜爱,完全可以使这个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殷祝东认为,目前制约芜湖螃蟹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规模效应不够,各个养殖户各自为战,品牌零散,供苗、营销、包装都需要统一规划和升级;第二需要成立相关的协会,有专业协会协调各方面力量,争取政府支持,扩大品牌影响力,形成和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殷祝东给记者举例说,难道某个著名品牌的螃蟹,就肯定是某个湖生产的吗?显然不是。但是以这个品牌为主线,可以整合周边的甚至外地的螃蟹资源,贴牌销售司空见惯。螃蟹产业,说到底也是一个营销产业、文化产业。比如阳澄湖大闸蟹文化节,每年举行时间周期是一个月,这一个月的黄金促销期,带动了旅游、餐饮、商贸、招商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地方政府和老百姓,都获益无穷。阳澄湖的大闸蟹出名,与盱眙龙虾的走俏是同一个道理。两种地理产品相距不远,它们的存在并不是偶然,关键因素在于人,在于政府,在于对市场的精准把握,以及超强的营销、炒作、包装能力。
让芜湖的螃蟹横起来,我们是否需要对芜湖螃蟹这一地理标志性产品科学地保护好、管理好?
让芜湖的螃蟹横起来,我们是否需要注册一个统一的品牌或者锻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起带头作用的龙头品牌?
让芜湖的螃蟹横起来,我们是否需要确保养殖规模与产量的稳定提升?
让芜湖的螃蟹横起来,我们是否需要成立相关的组织协会,加强行业的自律与管理?
让芜湖的螃蟹横起来,我们是否需要完善相关的防伪手段,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让芜湖的螃蟹横起来,我们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生产指导、质量把关、市场开拓、市场维护、对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让芜湖的螃蟹横起来,我们是否需要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加以推广?
问号还有很多。让芜湖的螃蟹横起来,路漫漫其修远兮!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