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近日,《中国科学报》刊发消息(10月22日第四版),报道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在瓦氏雅罗鱼(俗称“华子鱼”)耐高碱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生物医学中心:基因组学》(BMC Genomics)杂志上。
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达里诺尔湖是典型高碱碳酸盐型半咸水湖,然而,瓦氏雅罗鱼达里诺尔种群不仅耐受高碱环境,而且可以自由生长和繁衍。因此,该种群的瓦氏雅罗鱼是解析硬骨鱼类耐受极端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的良好材料,也是开展耐盐碱水产养殖良种培育的良好材料。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该中心基因组研究团队采集了生活在达里诺尔高碱水体中瓦氏雅罗鱼样本和其临近的刚更诺尔湖中的淡水瓦氏雅罗鱼样本,通过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和比较表达谱分析技术流程,对瓦氏雅罗鱼鳃、肾、肝等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细致筛选和分析,发现许多功能基因均与瓦氏雅罗鱼高碱耐受性显著相关,如:碳酸酐酶基因、热休克基因、氨肽酶N、氨基转移酶等,提示瓦氏雅罗鱼的盐碱适应能力是由一系列基因表达变化造成的综合效应。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硬骨鱼类耐受盐碱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