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还记得那些个头小、身底乌黑的崇明蟹吗?因为几百年来始终无法与印象中个大肉肥的大闸蟹相媲美,所以一直被冠名“乌小蟹”。如今,这一称呼很快就可能成为历史,借用生态修复、蟹草共生等养殖技术,崇明的螃蟹开始向肥硕、清洁等形态转变。记者昨日从崇明县相关部门获悉,今后当地所产的大闸蟹将启用“崇明清水蟹”名号,个小、肚黑不再是它们的现实写照。
崇明蟹养不大、肚子黑等说法,历来为人们所不解。对于个小、肚黑的原因,此前有人推测与所处的环境属于近海、水体偏咸有关。然而,真正的原因却是传统的养殖技术。在昨天的一场信息推介会上,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王武表示,将蟹种置于精养鱼池内混养是“乌小蟹”产生的根本原因。
“大闸蟹喜欢在清澈的水体中生活,同时还需要水草为其营造生长环境。”王武教授说,在精养鱼池里,按传统方法养蟹时,并不会在池塘里留下多少水草,而且,水池里磷、氮含量较高,这些都不利于蟹长大、长肥。
不过,近年来崇明引入了蟹草共生技术,使得蟹的个头大幅提升,公蟹每只达3-4两,部分可达5两多;母蟹每只也普遍在2.5两以上。专家表示,这与养蟹方采用生物修复水环境,将池塘水质从Ⅴ类水变为Ⅱ--Ⅲ类水密切相关。据了解,上海人一年所消费的大闸蟹达6万吨左右,但在本地生产的却只有4000吨左右。本地蟹在此前不受欢迎的原因,除了个头小之外,也与本地养蟹区域有限有关。对此,专家表示,由于今后我国将禁止湖泊围网养蟹,因此需要发展蟹稻共生技术,利用一种身形可达成年人高的“深水稻”,在水深达0.8米左右的稻田内养蟹,可达到稻、蟹双收的效果,而这一技术也特别适宜于养蟹区域有限的地区使用。
据悉,在今后出现的崇明“清水蟹”身上,每只蟹还将佩戴二维码标签,消费者可使用手机软件扫描获取该蟹的养殖方以及捕捞日期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