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大闸蟹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满大街飞的宣传海报和大礼盒。
今年螃蟹生意一泻千里,蟹农们往年翘着脚,坐等订单的日子不复返。10月都快过半了,长兴县洪桥镇的很多蟹农还是没等到几个客户。
不过,近日记者在洪桥太湖蟹养殖基地两天的走访中发现,有的蟹农已经先走一步,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钻研如何“转型升级。”
高温导致湖蟹大批死亡
西太湖蟹成熟期推迟半个月
今年的夏天特别热。
正常情况下,一亩蟹塘投放800到1000只蟹苗。经历蟹苗死亡、自然死亡、生病死亡种种“磨难”后,螃蟹能够生存下来健康成长已属不易。
在连续的高温下,不仅是太湖,江苏、苏北一带很多蟹塘也出现了螃蟹大面积死亡的现象。
“我们洪桥有一位蟹农因为当时引进的蟹苗质量不高,经过一个夏天后,螃蟹死了三分之一,我们这里算是损失比较严重的。”虹桥镇农办林主任告诉记者,“螃蟹产量本来就不高,今年又遇到了销售冰点,蟹农的日子不好过。”
大约在2009年左右,洪桥镇太湖蟹的养殖面积在6000余亩,到了2011年增加到1.2万亩。“2009年之前我们这里3两公蟹和2两半母蟹的价格每斤也就六七十元;到了2011年,基本可以卖到80元一斤左右;如果是礼盒装的,一斤可以卖到将近300元,蟹农乐得不行。”林主任说。
今年中秋节,合作社几乎没有接到订单。只有少数的蟹农零星捕捞一点供应当地的百姓需求。洪桥的蟹塘产量本来就不高,前几年每亩只有100斤不到,这几年稍微好点,今年预计一亩200斤左右。被高温天气一折腾,到时候能捕捞多少还真没个数。
为了增产,镇农办想了好多法子。
“重金请江苏那边亩产四五百斤的养殖户过来指导,在蟹塘底部安装微管增氧设施,给予蟹农一定的增氧补助。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转变蟹农的观念。”林主任说。
由于太湖蟹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蟹塘里的水要保证PH值在7.5至8.5之间。为了让太湖蟹品质更加接近自然,虹桥镇的湖蟹合作社还专门引进了用于改善水质的菌类微生物投放在水塘里。
往年中秋节前后成熟的螃蟹,今年推迟了足足半个月,国庆节长假后才开始大面积捕捞。
2.5两左右的母蟹产籽最多
4两以上大螃蟹产量很少
约摸4、5年前,洪桥镇上1000多亩蟹塘都是外地人承包,村民们清闲地收着租金。
那时候,他们连怎么挖蟹塘都不知道。
随后,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橡树下村的村书记杨阿姨带头养起了螃蟹。“当时村委会7个干部有4个承包了蟹塘,挖好蟹塘后蟹苗不够,每亩大概投放了300个。结果这一年,蟹塘里抓起了6、7两的大螃蟹,村民们惊叹加羡慕。”
到了2010年前后,蟹塘外包合同到期,大部分蟹塘被橡树下村本地村民收回。
其实,早在2003年年初,长兴县洪桥镇太湖蟹养殖规模已经达到3000亩。但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整体销售情况并不如意。
后来,在政府的牵头下,农技人员与十几名养殖大户组织起专业合作社,实行品牌共享,大家抱团闯市场,合作社将商标、养殖、销售实行“三统一”。
橡树下村的村民尝到了甜头。今年的2月份,村里的蟹塘开始投放蟹苗,“一般一亩塘投1000到1200只蟹苗,今年每亩我们基本投放1000只左右,预计亩产可以达到150斤到200斤。”杨阿姨告诉记者。“我去年承包了20亩蟹塘,约摸赚了十几万,今年加大面积,总共包了将近60亩。”
不过杨阿姨告诉记者,蟹塘不是越大越好,15亩左右一个最好。蟹塘面积太大后不仅水质不容易把控,喂食也不均匀。
养螃蟹前期轻松,后期累。“一般早晚各喂一餐,坐小船出去撒食。前几个月很轻松,撒完食就可以去打麻将;后面比较累,要经常看着。”杨阿姨告诉我,“一开始不太懂,饲料喂得多,后来发现这样养出来的螃蟹肉质不够鲜美。现在都是荤素搭配,小鱼、南瓜、玉米、螺蛳混搭。”
几年螃蟹养下来,杨阿姨发现越大的螃蟹产籽越少。“我们都是逆向淘汰,最后发现,二两半到三两左右的母蟹产籽最多。以前大螃蟹都舍不得卖,现在就留产籽量大的螃蟹。”
国庆期间,太湖蟹大批量上市。“母蟹比公蟹早成熟一周左右,天凉下来后螃蟹更容易保存。”杨阿姨说。
增加投放密度,套养青虾
侧面应战收回大部分成本
谢有才是洪桥镇数一数二的成功蟹农,有着1000多亩的蟹塘。见到谢师傅的时候,正端着一个大紫砂壶,在蟹塘边喝茶。
“去年这个时候我塘里的螃蟹已经预定完了,临时来买的量大还不一定有,今年一个订单也没有。”谢师傅无奈地摇摇头。
5年前刚开始养螃蟹,小工工资是20元一天,如今已经涨到了110元。谢师傅给记者算起账来,“工人工资涨了还不算,还有饲料,我们先欠后付的要比人家多200元一吨的成本,杂七杂八加起来一亩蟹的成本在3500元到4000元左右。”
以前产量低的时候,一亩塘100斤蟹不到,均价在50到70元,算下来刚好够本钱。这几年产量上去一点,日子刚刚好过起来,又遇到了销售冰点。
“四两以上的大蟹价格好的时候120元一只,去年下半年一路跳水到30元一只也没人要。”谢师傅告诉记者,“螃蟹又不像别的东西可以存着,过了这个点,蟹肉,马上松软无味。”
洪桥镇农办从去年下半年就改变“策略”,开始鼓励多元化发展。“鼓励蟹农增加蟹苗的投放密度,控制螃蟹个头。虽然增加密度要冒一定的风险,水环境质量下降的同时,口感可能也会有影响。”林主任告诉记者,“但是,事实证明我们的冒险是对的。”
在少部分蟹农等着捕捞大蟹卖高价,结果发现大蟹根本卖不动时,养小蟹的农户忙得不亦乐乎。“下半年是婚庆高峰,附近的村民办喜酒都喜欢用个头小,性价比高的湖蟹。二两重的母蟹和三两不到点的公蟹最好卖,有时候捞到四两的公蟹卖三两的价格,结果居然没人要。”谢师傅哈哈大笑。
想来也是,一桌喜宴用10只蟹,三两一只最多3斤,四两一只总量4斤的话办酒成本就高了很多。
增加蟹苗投放密度的同时,蟹农在镇农办的指导下,还在蟹塘里套养了青虾和鳜鱼。“100多亩蟹塘里青虾就能卖十六七万元。”谢师傅告诉记者,“今年螃蟹不好卖,只能这样回收成本。”
“如果你想过蟹瘾,10月底11月初最好,价格便宜,蟹肉厚实。”谢师傅提醒。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