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2013年9月25日,在宁夏吴忠市金银滩镇的农田里,一台收割机在收获水稻。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外媒称,随着GDP增长、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资源紧缺日益严重,给中国国内粮食供应造成了新的巨大压力。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10月1日指出,这并非是因为中国农业生产落后。中国的农业部门一直承担着一项艰巨任务:用世界8%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但北京的粮食安全政策使这项任务更加艰巨。这项政策坚持农业生产自给自足,限制粮食进口。
报道称,虽然中国的肉类生产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粮食,特别是作为家畜饲料的大豆,还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在过去15年里,中国的大豆产量下滑,国内消费需求已经达到产量的5倍。外国大豆如今已经普遍存在于中国的农业价值链中。
今天,中国大陆与日本和台湾地区越来越像,随着城市占用了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城市化让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田。中国正在成为粮食进口国。
报道指出,这些趋势将给世界造成巨大影响。以大米为例。尽管中国的大米产量在上世纪迅速增长,但2012年,中国不得不进口260万吨大米。中国在过去50年里一直是大米净出口国,该国购买大米可能导致全球价格出现历史新高。
报道称,现在就断言中国国产大米供应会出现大豆生产那样的瓶颈,导致中国成为进口大国还为时过早。但最近在中国中部发现的镉超标大米,以及此前的一系列食品丑闻,显然是无助于缓解压力的。焦虑的中国消费者将放弃国内大米,选择国外生产的大米。
下一次农业技术革命将缓解这些状况,但短期内,这样的革命还不会到来。“绿色革命”的成果似乎已经消耗完毕,不仅中国,全球也是如此。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指出,美国的农业生产力在1990年到2002年期间趋于稳定。中国可能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进口的增长说明,农业生产力增长已经停滞。
报道称,所有这些因素说明,未来10年,中国的粮食安全将陷入困境。正如过去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在中国制造了一个富裕的中产阶层,未来10年,数亿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也将迅猛发展。中国政府正在试水农村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工业化,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经济规模。但允许农村土地变为一种生产资本的意识形态障碍和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生计的担忧,可能使改革的脚步赶不上中国人粮食需求增长的速度。
今后,中国可能会被迫增加粮食进口。这对美国等主要粮食出口国有利。但就像中国过去10年的工业和房地产繁荣推高了石油、煤和铁矿石的价格一样,未来10年,中国粮食需求增长,可能导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粮价上涨。中国已经消费了全世界60%的大豆出口量。这一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粮食供需关系。
报道称,北京的决策者们一定也在担心该国粮食需求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这也是他们仍坚持粮食自给自足的原因之一。中国从市场上购买得越少,它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就越少。
然而,考虑到中国非同寻常的规模和需求,它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扮演默默无闻的参与者角色。现在用来形容该国廉价制造业出口产品的“中国价格”,很快就会被用来描述美国人餐桌上的高价食品。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