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第二届全国淡水渔业发展研讨会在江西举办
“订单式养殖模式运作可以有效帮助养殖户与市场对接,让养殖户不愁销路。”9月25日在江西九江市,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柳岗在第二届全国淡水渔业发展研讨会上如是表达其观点。不过,包括柳岗在内,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订单农业可能更适合价值高、产量较小的水产名特优品种,并不太适合大宗低价值淡水鱼。
柳岗介绍,良中行通过订单采购方式向农户采购桂花鱼已经有两年时间,目前项目运作效果不错,产品年产值达1亿元。
这种方式是否适合草鱼、鳙鱼等大宗淡水鱼行业?以广东草鱼为例,2012年6月至今年7月,行业出现了过去十年来少有的低迷行情,价格低,销售难。业内人士想了多种办法来解决此问题。
“我觉得可能会有点难。”柳岗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他们在订单采购中制定固定价格与农民合作,但农民普遍不愿意采取固定价格,就算认可相应的采购价格,签订了订购合同,最后可能也会毁约。
据了解,因为在市场上难找到适当的行业组织、养殖企业进行合作,良中行与养殖户逐个谈判的交易费用与风险相对较高。这需要企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需要产品有较高的溢价,良中行之所以选择桂花鱼,正是因为桂花鱼属于中档水产品种,开发加工后有较高溢价空间。“但草鱼目前尚没有比较成熟的加工产品,附加值也比较低,不好做。”
无独有偶,顺德某流通企业今年推出生鱼订单采购业务,但很少有养殖户愿意与其签订合同。“养殖户普遍有赌博心理。”该公司业务经理韦伟(化名)表示,如果生鱼现在的塘头价是8元/斤,公司预定8个月后生鱼上市时的塘头价为8.3元/斤,养殖户总是会认为价格一定比8.3元要高。这种心态让不少养殖户都不愿意采取订单模式。
韦伟认为,养殖户的心态能够理解,但这种模式未来应该会有上升空间。今年上半年生鱼的烂市让部分人觉得风险太大,这正是少数养殖户最终决定跟该公司签订协议的主要原因。“如果把配套也做上来,与我们签订订单的养殖户可能会增加。”韦伟所提的配套,是指从苗种、饲料、渔药等环节给予支持,而且要开出比经销商更优惠的条件。在他看来,如此合作可以让养殖户承担的风险非常小。
新会古井镇水产协会会长吴国荣比较希望能够尝试订单模式,愿意跟这样的流通加工企业合作。吴认为,只要企业有市场,协会、合作社等行业组织有担当,能够组织起符合企业需要的货源,订单采购有可能帮助特定市场的养殖户走出困境。不过,他也坦承,“这条路会比较漫长与艰难。”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有来自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的渔业部门、养殖与流通加工企业及协会共140多人与会,研讨会还对淡水渔业流通、加工、品牌建设、养殖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