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本报近日就山东莱州焦家金矿废水直排入海,危害海参养殖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报道。原本希望这篇报道能够引起当地政府重视,督促其尽快治理金矿污染问题。但经过数日的追踪调查记者发现涉事排污企业没有任何收敛,入海废水更加浑浊刺鼻。似乎有意在和媒体“较劲”。莱州市环保局韩姓负责人声称多次派人赴金矿检查督导未发现问题,焦家金矿入海废水完全达标。众多海参养殖户损失惨重身陷绝境,当地政府冷眼旁观令人费解。
环保局官员声称金矿废水完全达标
曝光莱州焦家金矿污染问题之后,迟迟不见莱州市环保局调查处理。应海参养殖户的一再请求记者决定进行追踪报道。9月5日下午记者通过莱州市委办公室向市委书记李明同志发送了采访提纲。问题如下:
一 记者所发报道,李书记是否已经看到?
二.焦家金矿寺庄矿区使用雷管爆破开采惊扰寺庄村群众导致该村房屋开裂,掠夺地下水资源的问题李书记是否知晓?
三.石虎咀和三山岛海参养殖户告诉记者曾就焦家金矿污染海洋的问题多次反映给莱州市主要领导,是否属实?群众反映三山岛附近某大型热电企业向海洋排放高热废水是周边导致海参大面积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您是否认同?
四.据群众反映焦家金矿在石虎咀村海岸边建的排污口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环保局工作人员声称不知道李书记如何置评?
五.焦家金矿所建排污口是否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
六.李书记到任后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了那些举措?
七.环保局对于记者反映的问题消极应对推卸责任是否构成“行政不作为”?
八.李书记是否准备督促莱州市环保局调查记者报道所反映的问题,惩戒该局相关责任人?
九.调查中有群众反映,焦家金矿的问题只是莱州矿山企业诸多问题的缩影,是否属实?
提纲注明的回复期限是3个工作日。但记者等待了多日,也没有收到李明书记的答复。大约过去了一周的时间,9月12日中午记者驱车赶赴莱州追踪调查的途中。一位自称是莱州环保局领导的韩姓负责人。拨打记者手机,声称记者发给李明书记的采访提纲,转到了他的手里。通话中一再为记者到该局反映问题时没有好好招待,表示歉意。热情邀请记者与报社领导到该局做客。记者婉言谢绝了他的邀请。希望他能根据第一篇报道涉及的问题和采访提纲内容,回复一份文字材料以便采写追踪报道。韩姓负责人,坚持要在电话里先行“解释”。首先他就焦家金矿污染问题解释称焦家金矿是隶属山东黄金集团的国有大矿,污水排放完全达标。记者走后,环保局派人到焦家金矿去过多次,没有发现有超标排放的情况。该矿建在石虎咀的入海排污口经过环保部门审批,所排废水常年达标。至于报道反映的焦家金矿开矿石采导致地周边村庄下水枯竭,以及频繁爆破震裂村民房屋等问题只字不提。另外就三山岛附近电厂排放污水问题。韩姓负责人称,该电厂是华电国际莱州分厂(为便于叙述下称电厂)。有合法的审批手续并着重强调,今年莱州海参大面积死亡和电厂排放高热废水的关系,个中原因“很复杂”。记者希望其做书面回复的事情,韩姓负责人表示会向环保局领导汇报。截止发稿记者没有见到莱州市环保局的任何回复。
挂断电话,记者在这天下午赶到了莱州。再次站到了金城镇石虎咀村焦家金矿入海排污口旁。定睛瞧看,里面喷涌出的废水相较不久之前变得更为浑浊。氨水一样的气味依旧浓烈,熏得记者不得不屏住呼吸。提取水样的时候,废水溅到记者胳膊上,烧灼感明显。低头看表,记者注意到时针指向下午五点四十分。回到采访车内记者仔细观察灌入矿泉水瓶中的废水,浑浊程度如同水泥浆。几块大一些的杂质悬浮在瓶中若隐若现。
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这天下午记者来到莱州市金仓街道汪里村,与先前电话采访过的那位闫姓海参养殖户见了面。在他家里记者遇到了与他同村的两位养殖户。可能是他们今夏损失过大的缘故,采访氛围自始至终都很沉重。一位张姓海参养殖户首先介绍了情况:今年海参大面积死亡具体时间是在8月14号到8月18号。短短几天之内,张姓养殖户的400多亩海参全部死亡。他粗略估算了一下今年损失最少有700万元。在坐的一名焦姓养殖户透露道因为他的养殖规模小,今年损失了四十多万元。此等损失在汪里村养殖户当中应该是最少的。闫姓养殖户曾经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今年的损失为400万元。这个数字此时也得到了他父亲的确认。
谈到海参大面积死亡的主要原因,上述几位老养殖户。无一例外的把责任归咎于周边金矿的无休止污染。按照张姓养殖户的说法,金矿向大海排污在莱州这个遍地是矿的地方司空见惯而且由来已久。其中发生在1996年的一场污染事故,让他印象格外深刻。据他回忆污染事故的肇事方是莱州最大露天矿仓上金矿。那年年中汪里村所养的扇贝,文蛤,海参等水产突然大量死亡。但一直找不到原因,正当村民们“困坐愁城”的时候,有人无意间发现汪里村附近有条入海河道不知何时被污染了。张姓养殖户和其他村民沿着河道逆流而上,发现污水源头是仓上金矿。后经当地环保部门取水化验,认定仓上金矿排污行为是汪里村水产大量死亡主要原因。最后金矿赔偿该村水产养殖户300万元。对于焦家金矿排污行为,汪里村的这几位养殖户也是满腹怨言。据他们认为。仓上金矿虽然污染严重,六七年前就关闭了与今年海参大量死亡无关。焦家金矿作为莱州最大金矿连续生产了多年,至今仍在向大海排放污水。莱州沿海生态不断恶化,该矿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之所以把海参死亡原因归咎于金矿污染,几位海参养殖户另一理由是海参生命力非常强。没有什么病虫害能够奈何它。但多年的养殖经验告诉他们金矿废水富含的氰化物一直是海参的“克星”。由于汪里村民,怀疑金矿污水毒死了他们的海参。灾害发生以后,莱州市环保局曾到该村沿海化验海水。化验结果证明水质正常,有村民不认可向环保局索要化验结果的详细数据。莱州市环保局拒绝提供。在参观焦姓养殖户海参养殖场的时候他雇佣的技术员谈到,每天几次测量抽取的海水温度。据他观测从去年开始水温一直偏高,相较以往高出2度。
就此现象,焦姓养殖户告诉记者。水温异常,也破坏了海参的生长环境。刚刚过去的8月份汪里村近海水温连续多日达到36度。在这样水温环境中海参必然休眠,由于不能正常进食,海参大面积死亡在所难免。导致水温异常的原因,焦姓养殖户谈到了记者第一篇报道提到的持续高温天气,除此之外焦姓养殖户还认为水温异常与电厂排污行为不无关系。当记者准备离开汪里村的时候,上述几位养殖户都建议记者到距离电厂最近的金城镇海北咀村采访一下那里的水产养殖户。理由是该村水产养殖业损失最为惨重这些情况最有说服力。其中张姓养殖户,还为记者联系到了一位刘姓海参养殖户接受采访。据说他今年损失超过2000万。
谁让昔日“鱼仓”变“死海”?
离开张姓养殖户濒临废弃的养殖场,记者在第二天上午赶到了海北咀村。正当记者准备与刘姓养殖户见面的时候他突然翻悔,在电话里解释称自己和莱州市的各级领导很熟。一旦把污染受害的情况透露给媒体,他会很被动。另外还担心媒体报道能否起到应有作用。据他了解先前几家媒体报道莱州湾海参大面积死亡的消息,在莱州市决策层中起了反作用。
对于他的种种顾虑记者表示理解。随后向他打听电厂污染的情况,他没有拒绝,告诉记者排污口很好找电厂正门左侧数排蓝房子下边即是。事实证明刘姓养殖户所言不虚,记者在海北咀村北边海岸发现了电厂排污口。只见其形似桥洞,里面流淌着黄色污水,还涌动着一层厚厚的白沫。浩浩荡荡汇入近在咫尺的大海。
记者在紧靠电厂的海北咀渔港,随机采访的几位渔民。谈到电厂污染他们也是满腹牢骚。他们告诉记者,莱州湾是我国北方的天然鱼仓。海北嘴正好处在莱州湾的中间位置,水产最丰富。包括文蛤,扇贝,螃蟹,黑头鱼,鲈鱼,比目鱼等不下百种。海北嘴村民靠海吃海,收入相当可观。只是随着莱州采矿业的快速发展入海废水不断增多海洋环境恶化。加上电厂2102年投产以后,往外排放的废水温度很高。致使周边海域水温随之升高。另外电厂所排废水,产生大量泡沫,渔民们怀疑里面可能含有其他污染物。受以上因素影响现在电厂周围海域鱼虾几乎绝迹。渔民出海往往是一网下去只能捞几只螃蟹。在渔民眼里,大海曾经是“衣食父母”和取之不尽的“聚宝盆”,现在已经沦落为“海洋荒漠”。因为无鱼可打,记者见到上百艘渔船拥挤在渔港里望海兴叹。数百米外的电厂排污口仍然是奔流不息。泛起的泡沫随波逐流一直漂到了人们的视线之外。
走访海北咀的过程中,受访村民对于海参养殖户颇为同情。在他们看来一夜之间产生成百上千万的损失,是无法想象的。另外还有村民向记者反映,电厂每天不定时排污。排污口附近一起沫,很多下水游泳的人就会条件反射式的纷纷上岸躲避。调查结束后记者为掌握电厂排污知识翻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学术杂志《纯碱工业》有文章分析:电厂废水产生泡沫原因可能是cod即化学需氧量超标。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若其含量较高,则在水中消耗溶解氧就越多使水缺氧造成水中大量的动植物因缺氧而死亡,同时使厌氧菌大量繁殖,加速水质恶化。
海参养殖户抱怨政府袖手旁观
综上所述,今年莱州海参养殖业无疑蒙受了巨大损失。但受访养殖户却都在向记者抱怨,莱州市政府部门对此却不闻不问袖手旁观。汪里村张姓养殖户就此向记者透露,他不止一次到过金仓街道办和莱州市环保局要求查明海参死亡的真实原因。工作人员一听说他的来意都避之不及。更令他不解的是灾害发生后他的很同行倾家荡产负债累累,莱州市政府没有采取救济和扶持政策。也未见莱州市领导出面慰问养殖户。另据张姓养殖户向记者透露,莱州市的各大银行已经停止向海参养殖户放贷。断绝了他们的唯一“生路”。莱州市农村信用社一位杨姓负责人,曾向他“交底”停止放贷是总社的决定。因为当地政府不出面协调担保,他不敢越雷池一步。
采访中汪里村海参养殖户还告诉记者。海参生长期是3年。因为前期基础投资很大,新入行的养殖户赶上今年的灾害,处境最为艰难。据他了解城港路街道朱由村,新养殖户很多。对于金矿和电厂排污意见也最大。灾害发生后,多次到莱州市政府上访,无人理睬。时至今日仍有朱由村民坚持在济南和北京上访。更有传闻称,该村有海参养殖户因走投无路触电自杀。
调查结尾,记者在金城镇城后王家村发现某大型金矿尾矿库也在向大海排污。有关详情,记者会在后续报道中予以披露!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