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对锚头鳋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是高猛酸钾和敌百虫,应根据锚头鳋成虫三个不同生活时期科学进行防治。
文/图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陈昌福 李景 胡明
一、概述
示寄生锚头鳋的草鱼(仿《湖北省鱼病区系图志》)
1、分类地位
锚头鳋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颚足纲(Maxillopoda),桡足亚纲(Copepoda),剑水蚤目(Cyclopoida),锚头鳋科(Lernaeidae),锚头鳋亚科(Lernaeinae),锚头鳋属(Lernaea)。
2、我国分布的常见种类
在我国已经见有记录的锚头鳋种类主要有:鲤锚头鳋(Lernaea cyprinacea)、狗鱼锚头鳋(Lernaea esocina)、鲃锚头鳋(Lernaea barilii)、小锚头鳋(Lernaea minuta)、鳍鰕虎锚头鳋(Lernaea gobioptera)、多态锚头鳋(Lernaea polymorpha)、鲶锚头鳋(Lernaea parasiluri)、八角锚头鳋(Lernaea octocornua)、鳑鮍锚头鳋(Lernaea rhodei)、四球锚头鳋(Lernaea quadrinucifera)、草鱼锚头鳋(Lernaea ctenopharyngodontis)和短角锚头鳋(Lernaea brachycera)。
3、锚头鳋生活史
尹文英等(1956)对锚头鳋生活史做过描述,锚头鳋的生活史分为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时期和成虫期。锚头鳋的无节幼体可以分为5个时期:即第1-5无节幼体时期。无节幼体自卵中孵化出来后,就能够在水中自由游泳。幼虫通常是做间歇性的游动,即猛烈的挥动附肢游动数次至数10次后,停息在水底或附在水体中物体上,过一会再游动。幼虫游动时身体一般向前上方作45o的倾斜,向前上方游去,停止游动时附肢下垂并拢,身体就慢慢下沉。
锚头鳋的桡足幼体时期也可以分为5个时期:从第5无节幼体体内孕育出来的第1桡足幼体,就开始具有剑蚤式的体型、体节、附肢的数目和构造,并且随着发育时期而增生。从第1桡足幼体到第5桡足幼体,每次脱皮后身体增加1节,附肢增生1对。锚头鳋在第5桡足幼体时期进行交配。只有雌性成虫才营永久性寄生生活,幼虫及雄性成虫均营自由生活。当环境水温在18-20℃时,自卵囊孵化至第1桡足幼体共需5-6d;水温在25℃左右时则需3d;当平均水温高达30℃时,只需3d时间。温度变化太大时,幼虫的发育会出现“迟滞现象”。对于同一发育卵囊,其幼虫的发育速度和生长快慢也是参差不齐的。
锚头鳋的成虫期:据虫体的形态可以将锚头鳋分为“童虫”、“壮虫”和“老虫”等3个阶段。“童虫”状如细毛,无卵囊,寄生在鱼体上的部位出现血斑;“壮虫”身体透明,可见体内墨色的肠蠕动,卵巢在肠道两侧占显著位置,其身体后端常带有1对卵囊,用手拨动虫体时可以竖起;“老虫”身体混浊,变软,体表常着生许多累枝虫。
二、药物治疗
药物杀灭锚头鳋的试验结果
根据尹文英(1963)、川本等(1965)、Meyer(1966)、江草等(1973)、Hoffman等(1974)的报告,治疗和控制锚头鳋病较为有效的药物,主要是高锰酸钾和敌百虫。Putz等(1968)首次提出了感染锚头鳋痊愈后的鱼体可以获得免疫。
潘金培等(1979)比较系统地进行了针对发育各个阶段锚头鳋杀灭药物筛选试验。首先,他们进行了药物杀灭锚头鳋虫卵和幼虫的试验,将从锚头鳋虫体上摘下的卵囊,分别放入盛有浓度为0.5mg/L的优效磷、磷胺、敌百虫、杀螟威、杀虫畏、三硫磷、1‰的食盐溶液中后,定时用解剖镜观察虫卵与幼虫的发育情况。试验结果证明:(l)锚头鳋卵囊在以上7种药物的溶液中均可孵化成无节幼体,说明这些药物并不能杀死锚头鳋的卵囊;(2)优效磷、磷胺和食盐不能影响孵化出来的锚头鳋幼虫发育,说明这几种药物既不能杀死锚头鳋的卵囊,也不能杀灭其幼虫;(3)敌百虫、杀螟威、杀虫畏、三硫磷等药物溶液能杀死锚头鳋的幼虫,并且杀灭其幼虫的效果以敌百虫为最好。
随后,他们继续对寄生在鱼体上的锚头鳋成虫进行了杀灭药物的筛选。先后试验了杀螟松、马拉硫磷、西维因、磷胺、二嗪农、辛硫磷、乐果、三氯杀端枫、杀螟威、杀虫咪、硫酸亚铁、杀虫畏、多灭磷、苏果磷、三硫磷、亚胺硫磷、松节油等药物,并采用敌百虫、硫酸亚铁等药物成为敌百虫合剂进行了杀灭寄生在鱼体上锚头鳋的试验,试验结果则是证明了这些药物对锚头鳋的成虫均没有明显的杀虫效果。
潘金培等(1979)采用敌百虫杀灭幼虫与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药物只能杀死尚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锚头鳋的幼虫,而不能杀死已经寄生在鱼体上的成虫,这个研究结果是与川本等(1965)、Meyer(1966)和Hoffman等(1974)的研究报告中结果是相似的。因此,即使将敌百虫作为一种治疗锚头鳋病的有效药物,如果只是采取一次用药的方式给药的话,实质上只是能起到控制锚头鳋病情发展的作用。于是,他们提出了在不同季节采用这种药物控制鱼类锚头鳋病的方法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在夏季治疗鱼类的锚头鳋病时,对养殖池塘泼洒敌百虫溶液,水中的锚头鳋幼虫被杀死,由于是处于夏季高温季节,寄生在鱼体上的成虫寿命很短,不久即自然脱落。当虫体从鱼体上自行脱落后,病鱼也获得了相应的免疫力,因而使药物治疗得以显示出明显的效果。不过,当他们在秋季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鱼类的锚头鳋疾病时,就发现一次用药后的治疗效果不如夏季明显,需要间断施药两次甚至三次,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效果。这可能就是因为锚头鳋在秋季的寿命较夏季长一些的缘故。
王玉群(2004)采用75.0%的乙醇做溶剂,提取苦楝树皮、博落回、仙鹤草、苦参等18种杀虫植物的粗提物,用于杀灭草鱼锚头鳋的无节幼体。试验结果证明,在50.0mg/L的药物浓度下,锚头鳋无节幼体在24h内的死亡率可以到达90.0%以上。而且4种杀虫植物粗提物在24h内的杀虫活性顺序为:苦楝树皮<博落回<仙鹤草<苦参。
关于高锰酸钾杀灭锚头鳋成虫的效果,尹文英等(1963)做过试验观察,在饲养水温为20-28℃之间,采用1/5万-1/10万的浓度浸洗60-150s,对草鱼锚头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鳙体上的多态锚头鳋的杀灭效果就比较差。潘金培等(1979)同样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对寄生在鳙身体上的多态锚头鳋进行了杀灭试验,当水温在24-30℃之间用1/8万的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 h,杀灭锚头鳋的有效率达到了80.0%。在水温为30℃以上时,用1/10万的高锰酸钾溶液;在10-20℃用1/5万的药物浓度,浸洗1.0 h;水温在10℃以下,用l/3万的药物浓度,浸洗30.0min,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疗效。
不过,如果是采用上述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在发病鱼池中进行治疗,方法是将鱼集中在捆箱内,或在捆箱外再加一层塑料薄膜,以减少箱内的水与池水流通,然后计算捆箱的体积后施药,并在浸洗过程中不断补充药物。其结果则是杀虫效果远不如室内试验结果理想,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药物浓度在浸洗过程中不能保持稳定。
因此,高锰酸钾虽然是杀灭锚头鳋成虫比较有效的药物,但是将其应用在鱼池中治疗疾病时,其具体浸洗方法还是需要认真考量的。
三、治疗鱼类锚头鳋病的建议
1、针对锚头鳋生活史的薄弱环节用药
综上所述,锚头鳋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易于被药物杀灭的寄生虫个体发育阶段)无疑就是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无节幼体或者桡足幼体。因为一旦锚头鳋寄生到鱼体上,无论是处于“童虫”、“壮虫”还是“老虫”阶段的虫体,由于可能受到药物影响的身体部位已经深深地入侵到鱼体肌肉内。因此,泼洒在养殖水体中的各种药物实际上是难以对其产生作用的。
人们在患有锚头鳋病的养鱼池塘中,泼洒各种杀虫药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灭寄生在鱼体上的锚头鳋成虫,而是为了杀灭养殖水体中正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锚头鳋幼虫。
2、药物治疗鱼类锚头鳋病的建议
当人们对锚头鳋的生活史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尤其是根据成虫的形态可以将其区分为“童虫”、“壮虫”和“老虫”三个时期后,科学地防治这种鱼类寄生虫疾病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首先,如果检查患病鱼体发现寄生的虫体大多处于“童虫”阶段,就可以根据虫体的寿命和患病后鱼体可以获得免疫力的原理,每间隔10-15d用杀虫药物一次,连续用药三次,才有望达到彻底治愈鱼类锚头鳋病的目的;如果发现寄生的虫体大多处于“壮虫”阶段,就可以每间隔10-15d用杀虫药物一次,连续用药两次即可;而如果发现鱼体上寄生的虫体大多处于“老虫”阶段的话,就可以只用杀虫药物一次了。
其次,要注意根据鱼体的大小和锚头鳋的感染强度,决定是否使用杀虫药物治疗疾病。如对于5.0-6.0cm的鱼种,如果寄生了2-3个锚头鳋的话,就有可能导致鱼体发生死亡,应该及时采用杀虫药物给予治疗。
其三,已经被国内外的研究者证明具有杀灭锚头鳋作用的药物,主要是高猛酸钾和敌百虫。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治疗疾病时,存在操作麻烦、不易控制药物浓度的问题。敌百虫对于控制鱼类的锚头鳋病继续恶化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这种药物在杀灭水体中锚头鳋幼虫的同时,也杀死了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包括锚头鳋的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也是属于浮游动物,也是鱼类的活饵料)。当养殖水体中饵料生物数量不足时,必然会影响鱼种的生长。因此,不是特别地需要,一般不要在养殖水体中使用杀虫药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