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而在东兴市江平镇氵万尾村,三个敢于担当的京族男人在家乡的舞台上,有板有眼地演绎出了一台京族大戏,“剧情”气度恢弘,充满中国唯一海洋民族固有的自信。
伴海而生 以渔为业
京族人民原是一个漂移的群体。据说,500年前,为追逐鱼群,京族祖先来到了北部湾畔的东兴,发现这里有几个人迹稀少的小岛,遂定居下来。从此,他们靠海吃海,以海为生,以渔为业,世代繁衍,吃沙虫泥丁像山民吃木薯芭蕉一样平常。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海也不再是任人捕捞的自由王国了。为了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各地压缩近海捕捞作业,开拓远洋捕捞,大力发展水产养殖,鼓励渔民上岸转产转业。
京族渔民历来以小打小闹的近海捕捞为主,“禁海开洋”无疑是他们生计面临的一次新考验。但伴海而生的京族人胸怀如海,为了子孙后代,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义无反顾地上岸,挂网、收船,自筹资金,把原来的酸、碱、荒、低产农田改造成了一个个对虾养殖塘,把荒芜的海滩涂开发成了一个个文蛤养殖基地,顺利实现转产转业。
由捕捞向养殖的华丽转身,京族渔民不但开创了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而且为世界海洋子民立下了一个好榜样、好典范。
临海而居 退而登高
习惯于单排只船捕捞的京族渔民,上岸转产养殖后,亦不舍这种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因此,成功失败,如天晴天雨天注定。
村里苏海兵、吴家胜、苏春发三条京族汉子,看到了这个问题的弊端,同时引发了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诸如群众因为缺乏养殖技术支撑和销售话语权,经常在饲料、种苗、药物等采购及产品销售方面遇到种种尴尬;特别是种苗,本地缺乏第一代SPF亲虾进口,主要依赖广东和海南等地供应,所投放的虾种多为第二、三代亲虾,已经退化,成活率偏低、生长速度较慢;更有甚者,一些养殖户为了提高对虾成活率,降低死亡损失,宁可超量投喂抗生素……销售也一样。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养殖的南美白对虾70%被广东贸易商收购,只有20%鲜卖,10%进入本地加工厂,绝大部分产品价格定价权在外地贸易商手上,养殖户无法成为市场的主体。
这些都制约了上岸渔民的养殖业发展。
今年1月,苏海兵、吴家胜、苏春发三人合伙当头,成立了东兴市海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股东95%为京族上岸渔民。他们统领全镇海水养殖的“散兵游勇”,拉起了京族合作社的“战袍”,抢占科技养殖制高点,笑傲江湖,驰骋市场。
依海而发 对海当歌
海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诞生,无疑为京族上岸渔民寻找到了一条好出路。
他们和广西龙头企业——东兴保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北海保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合作,以“公司+合作社+养殖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广西南美白对虾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体系的示范基地;聘请北海市金海岸水产研究所所长、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蒋玮天给养殖户不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常年免费解答养殖过程中碰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引导周边水产养殖业走上专业、绿色、安全的发展道路。
京族党员、合作社理事长苏海兵介绍,合作社初始成员只有10户农户,现发展到30余户,关联农户100多户,京族成员占了90%;有养殖虾塘1100多亩,关联养殖塘13000亩,滩涂养殖6000亩,主要养殖、销售南美白对虾、罗非鱼、金鲳鱼、文蛤等。
合作社实行分户生产,集中销售,对饲料、药物、苗种指导购买,实行统一监督管理,严禁使用国家禁用药品。为了提高水产品的竞争优势,他们还利用江平镇特色文化名镇优势,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运作方式,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弦琴传承人苏春发带动,制作合作社网页、宣传手册、光碟,参加世界各地展览会,打造“江平虾”地理品牌。
副理事长苏春发透露,10月初,他们京族民间传统艺术团将赴台湾与12个国家及地区同台演出。他要利用这个机会推介“江平虾”,让“江平虾”赋予更多的文化元素。
目前,合作社正在申请一般纳税人、进出口经营权的资格,申请“江平虾”商标注册和国标检测,并办理水产品出口备案手续。迄今完成出口日本的“烤冻文蛤螺肉串”订单,预计今年每吨虾能为养殖户增收400元,争取全年实现水产品销售8000万元,创利税300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