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冰厂,又称“冰室”,水乡多有,而甬地尤多,鼎盛之际,“……梅墟一带,沿江十里之地,栉比而立者皆锥形草盖之冰厂”。在北仑白峰、穿山等地的水产码头也随处可见,这也是滨海之城的特色。
造冰厂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专门为当地繁荣的渔业而设。每年渔汛期,甬江上的渔民驾船扬帆远航,这里的船主要是“大对船”,分“母船”和“纲船”,每船一般7名船员,各司其职,一路经过梅墟等地,抵达定海洋面,开始撒网捕鱼。捕到的鱼以黄鱼、墨鱼为多。渔民就在洋面上出售(俗称“卖鲜”,收货的人叫“鲜客”),且不用现金,在账目上盖一图章,回去后一并结清。这样做是为了避风险,因为那时洋面上常有海盗出没,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鱼货运回来时,为确保沿途鱼货鲜美不变质,就需大量冰块保鲜,冰厂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盖冰厂不是什么大工程,不用殷实的家底,它们的主人多是当地农民,是他们农事之余的一个副业。冰厂结构不复杂,“支木建厂、茨草其上”,内饰更简约,“掘地为洼”,挖个坑就行了,“用以贮冰”。农民们每年晚秋之后,在田里灌满水,十月之后,天寒地冻,水凝成冰,他们把冰转移到冰厂里去,等到来年春天,外面的冰化了,里面没化的冰就可以卖了。这是贮冰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方式就没那么简单了,要辛苦得多。寒冬腊月,天没亮就起来,到深山里,把水塘(或水潭)上的冰凿下来,挑下山,挑冰人穿着厚厚的棉袜,挑着重重的冰块,一趟下来,脱出袜子,脚趾都是黑的,冻僵了,要许久才能缓过来。
但挑冰收入颇丰,家有冰厂则更富,“每年获利在伍佰元以上,如营业顺利,往往有逾千元者”。因此挑冰盛极一时,一些农民反倒把种地老本行给疏忽了,农忙时也吊儿郎当,反正过几个月挑一挑冰就赚回来了。
后来,因渔业不景气,加上新式贮冰制冰技术的出现,冰厂慢慢没落了。到现在竟没有留下一座冰厂,连遗址也很难找见了。其实,冰厂不仅是建筑史的珍贵史料(日本人都把它编进《东洋建筑史》去了),还是很好的审美旧物。试想,保留那么一些锥形的、顶上铺着稻草的建筑,立于细雨蒙蒙的天空下、水田边,那该是件多么赏心悦目的事啊。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