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眼看一个月后,鱼塘里所养的两千多斤“白鲳鱼”便可上市销售,然而一夜之间这些售价较高的鱼却陆续出现了死亡。更蹊跷的是,旁边用于灌塘的河道里也出现了死鱼现象。这两天,沿溪镇礼花村养鱼专业户杨昌福与同村不少养鱼村民为此很是困惑。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白鲳鱼”陆续死亡?是天气太热还是有人恶意投毒?昨日记者赶到事发现场展开了调查。
痛心
即将上市的“白鲳鱼”接连死亡
杨昌福是沿溪镇礼花村人,去年年底他与人合伙在村里承包了近百亩水塘,成立了“昌福养殖合作社”。“今年是我们第一年养鱼,没想到会遭遇这样的变故。”
说起最近两天的死鱼情况,杨昌福一脸凝重。“我们一共养了两千多斤‘白鲳鱼’,都有半斤重一条,再等一个多月就可以上市,市价在30元一斤左右,我们原本想靠这些鱼赚点钱,但现在看来不可能了。”杨昌福说,意外发生在4日下午4点左右,当时他在鱼塘边的小屋里值班,突然听到隔壁的鱼塘里传来动静,跑到塘边一看,只见鱼塘里的“白鲳鱼”争先恐后地跳出水面。
“我原以为是天气热水塘里缺氧,就将鱼塘的取水口全部打开了,想给鱼塘换水。”让杨昌福没想到的是,随着引水渠的水源不断注入,鱼塘里的“白鲳鱼”跳动得更加频繁了,“到下午六点钟的时候,就开始死鱼了,不少‘白鲳鱼’都翻了白,漂在了水面上”。
现场
死鱼刚捞完又有鱼儿翻了白
昨日上午,当记者赶到现场时,杨昌福已组织人力将死亡的“白鲳鱼”打捞了上来,旁边的小屋里摆满了一地。“到现在为止已经死了将近500斤。”说话间,杨昌福又带着记者来到他的鱼塘边,“你看,今天早上我们才打捞完的,现在鱼塘里又漂出了不少(死鱼)”。随后,杨昌福又叫人将死鱼全部打捞了上来。
而和杨昌福一样遭遇的还有同村的其他几位养鱼村民,据村民廖海荣介绍,他家里也养了300多斤草鱼,就在4日下午也陆续出现了死亡,“大鱼基本上都死了,现在就剩下一点小鲤鱼”。昨日,记者来到廖海荣的水塘边,同样发现有不少鱼儿跃出水面陆续死亡。
“同一天,全村共有近十口鱼塘出现了死鱼现象。”廖海荣说,他们这些水塘都是从村里的引水渠里取水灌塘,而这些死鱼的水塘当天都从引水渠里灌过水,为此村民们认为死鱼现象和引水渠里的水质有关,“这条引水渠是从旁边的大光河里引的水,平时就用于灌溉农田和水塘,可能是有人在上游下了毒”。
调查
死鱼现象疑与上游河道毒鱼有关
廖海荣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就在昨日记者前往调查时,还发现有人在河道里拣拾死鱼。“你要是昨天来看,河里的鱼还多些,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了。”一位正在大光河河道内拣拾死鱼的村民告诉记者,昨天下午有人在河道上游下了药,导致大部分河鱼被毒死,“昨天捡了几条大的,今天到下游看看还有没有鱼”。
事实上,在大光河河道内下药毒鱼并非第一次发生。村民廖明荣告诉记者,以前每年都有人在河道里毒鱼,只是今年情况最为严重,“前几年还抓过一起,抓了两个人,但今年又有人过来毒鱼”。
村民的说法也得到了沿溪镇畜牧站站长王汉华的证实。“接到村民报告后,我们立即赶到现场,并展开了调查。”王汉华介绍说,当天下午他们赶到现场时,发现有不少村民在河道内拣拾死鱼,经过调查,村民表示毒鱼者是5名20岁左右的青年男子,在拣拾部分死鱼后往三口方向走去。
“造成如此大影响,应该不是一般的毒鱼药物,初步认定为一种名为‘甲氰菊酯’的广谱性杀虫剂。”王汉华表示,在掌握相关线索后,他们已向派出所报案,并在周边农资店调查该药物的销售情况,“一旦查明投毒人,将依法严惩”。同时,王汉华还提醒村民,这种被毒死的鱼不可食用。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